孙鸿逵同志简介:

孙鸿逵男,汉族,1929年5 月18日出生,山东省栖霞市人, 194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 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宁 波市政府驻杭州办事处主任。 主要业绩:他生于山东省栖 霞市城关镇李家沟一贫苦农民家 庭.2岁时母亲因病亡故,靠爷爷、奶奶和父亲一家 四口人租种地主的土地维持生活,很小就跟着大人 到地里干活。因是家里的独苗苗,9岁时被大字不识 一个的长辈送出去陆续地在当地的几所农村学校 读了几年小学。由于胶东一带八路军活动较频繁, 八路军的工作队跟学校时有接触并宣传共产党的 政策,因此知道了八路军是共产党的队伍,是打栖 霞城里的日本鬼子的,是为穷苦百姓服务的,随即 萌生了参加八路军的念头。1945年夏季瞒着家里找 到了八路军的驻地参了军,那时这支队伍是八路军 驻栖霞西栖独立营。由于在家时念过书,就被分配 到营部通信班当通信员。当时通信员有三大任务: 一是保护首长;二是保证战地通信畅通;三是平时 在营、连间传递信息。半年后因为工作积极努力、完 成出色,被评为营里的劳动模范。1946年3月被组 织上调到栖霞独立营三连任文书,同时期加入了中 国共产党。当时部队常行军打仗,平时住在老百姓 家里,但组织纪律严格。部队有“三不走”的硬性规 定:百姓家“卫生没有打扫、院子没扫干净不走,借 用百姓的东西未归还不走,水缸没挑满不走。”在连 队当文书就是经常要协助首长作组织纪律的宣传 教育、检查工作,还要时常关心战士的思想、生活状 况,战斗间隙教战士们识字、唱歌。那时教的歌曲有 “八路军军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战士们就是在 指导员一声令下“放下背包,枪卡右肩,坐下”声中, 整齐地放下背包当坐垫,枪靠在右肩坐着,跟随着 文书学歌。1946年6月调北海教导营营部任书记、 文化干事。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为 粉碎国民党的进攻,部队参加了胶东战役,在龙口、 烟台、福山一带围歼国民党部队。1948年7月部队 奉命开赴济南参加济南战役,全体战士大热天全副 武装地天天步行军,从胶东赶往济南走了将近一个 月,到济南城东一带时遭遇到国民党的炮火阻击, 炮火异常猛烈,城一下子攻不进,没有命令部队也 不准撤退,就这样我军部队在济南城外集结待命, 国民党的飞机不时地在我部队驻地上空侦察、轰 炸,有战友就在自己的眼前牺牲在敌机的炮弹下。 济南战役后所在部队组建成济南警备旅进驻济南 市,自己被调到敌产接管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接管 原敌占区的工厂、国民党散兵游勇的登记遣返等。 1950年初国家组建空军,被从所在陆军部队选中, 到济南警备旅招待所参加体检、集训。同年3月份 通过各项审查后被送到长春空军第二航空学校学 习航空机务。过去在陆军部队时挨过敌军的飞机 打,也不知飞机具体是个啥样子,现在能与飞机零 距离接触了,心里是非常的兴奋,只想与同志们一 道认真努力学习,及时掌握飞机的技术原理,早日 参加空中战斗。1950年12月航校毕业后,调空军第 11师33团二大队任机务主任,1951年底被评为11 师机务工作模范,荣立二等功,并出席南京空军首 届英雄模范代表大会。1952年调华东空军工程部任 参谋。两年后又调任空军第11师31团机务副主任、 33团机务主任。当时空11师的飞机主要是苏联的 伊尔-10强击机,有些故障比较多,为保证白天的飞 行训练通宵地进行排除故障工作是常有的事,累了 就将飞机蒙布往身上一裹在机翼下倒头睡一会,那 时为了空军建设大家不怕苦也不怕累,真是拼了命 地干。1954年奉命在宁波栎社机场集结(后转到宁 波庄桥机场),1954年底至1955年初参加解放一江 山岛战役,战役结束荣立三等功。1958年调空军28 师,历任师机务处副主任、主任、工程部部长、师副 参谋长。1970年奉南京空军命令,调机械工业部第 602研究所任第一副主任(副所长),分管技术、科 研,负责直七型飞机研制工作。当时是602所组建初 期,工作人员的居住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面临的 是基本建设和直升机型号研制两大紧迫任务。因工 作需要,带领科研人员常年驻扎西安负责飞机的主 体安装和试飞,根本无从顾及在江西家中的妻子和 六个子女。每日里是办公地点、食堂、集体宿舍三点 一线,一心扑在工作上,加班到深夜十一、二点也是 常有的事。那时的加班既不是领导的要求,也没有 什么补贴,完全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无私的奉献。 1974年调空军第28师任副参谋长。1979年转业到 宁波市,历任海曙区副区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 波市政府驻杭州办事处主任等。1990年正式离休。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孙鸿逵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