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占魁男,汉族,1923年10 月出生,山东东营人,1944年3月 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 党,离休前任中国有色金属总公 司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会主席。 主要业绩:1957年至1958年 在解放军长沙政治干部学校学 习,毕业后回原部队分配工作。1944年3月入党后 被民主选举为村长;1945年2月入伍后,历任文书、 上士、司务长、连指导员、团组织干事。建国后在部 队先后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师政治部组织科、政 干科科长,长沙政干校学员、团政治处主任,副政 委、政委,榆林要塞守备区政治部副主任,湖南铁路 建设指挥部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湖南支铁领导小 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党委常委。1976年2 月转业地方任长沙矿山研究院政治处主任、工会主 席、党委常委。他1923年10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 庭,幼年父母早亡,兄妹二人由外祖父扶养成人。由 于家庭贫寒,没读什么书。他的家乡是八路军根据 地,他入党后被民众选为小河村村长,积极发动群 众除恶斗霸、减租减息、借粮助贫、组织发展生产、 主动缴纳公粮、拥军优属、支援八路军抗日救国,被 誉为模范“小村长”。1945年2月地方党组织发动大 参军运动,他带领全村27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编 入渤海军区四分区的特务连(现在的128师383团 1营3连)。参军后历任班长、上士、司务长、副指导 员、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干事、营副教导员、教导 员。1951年调任128师政治部政干科长、组织科长。 1957年在解放军长沙政治干部学校学习两年,毕业 后分配到海南军区守备21师炮兵团历任政治处主 任、副政委、政委、党委书记以及第二守备区政委、 党委书记等职。1966年调任榆林要塞政治部副主 任。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政治迫害,被送到湖南攸 县“五七”干校劳动惩罚两年之久,后分配到湘黔枝 柳铁路会战湖南省铁路指挥部后勤部历任副部长、 部长、党委书记等职,负责修路大军的大量的钱物 运输、生活、卫生的筹划、供应、管理工作,任务急 重,难度极大,时间长达六年,终于保障了铁路修建 任务的完成。1976年转业到冶金部长沙矿山研究院 任政治处主任、工会主席直到1984年离休。在革命 战争年代里,从山东到东北,从东北到海南岛,经历 了许多次大小战斗,负过伤,立过功(立大功两次, 小功六次)。参加过的主要战斗有:在抗日战争时 期,参加了山东蒲台、北镇、无棣城的攻坚战,主要 打的是日本鬼子和汉奸。日本投降后,渤海军区山 东7师(即128师前身)奉命去东北。1945年10月, 酋战山海关。部队到达之前因国民党的13军已在 秦皇岛登陆与当地我军的战斗已经打响,他们没有 休整就投入战斗,主要任务就是阻击敌人前进,掩 护后续部队进入东北。战斗打得很激烈,部队伤亡 很大,但很顽强。在敌人企图迂回切断我军后路的 情况下,鉴于敌我力量悬殊,部队奉命撤出战斗。 1946年5月、6月间,部队打下长春后,奉命坚守四 平街,原7师50团1营(即1289币383团)坚守三道 林子阵地,坚守数十天,部队伤亡很大,最后撤出战 斗时,全连只剩下11个人了。后来又配合兄弟部队 再攻四平,打鞍山、辽阳和辽西会战、锦州攻坚战、 天津攻坚战。1949年南下,参加了渡江战役、进军广 东、解放广州市以及粤桂边战役和雷州半岛战役。 解放海南岛战役,他所在的383团1营是军里的渡 海先锋营,1950年3月战前偷渡,九死一生。成功登 陆后,先期在岛上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战斗了一 个多月,最后迎来了大部队成功登陆解放海南的伟 大胜利。1948年大进关时立一小功;1949年4月南 下大进军时立一小功;1949年11月广东大进军时 立一小功:1948年10月锦州战役时立一小功;1949 年12月博白战斗时立二小功;1950年3月渡海偷 渡成功集体立一大功;1950年5月海南战斗中立一 大功。1957年获三级解放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 级解放勋章)一枚;2005年获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 周年纪念章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