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同志简介:

杨素女,汉族,1920年2 月出生,安徽滁州人,1938年3月 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2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任鞍钢党校 副校长。 主要业绩:1938年在芜湖女 二中学习,因战乱辍学,3月参加 桂军抗日,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到前线为将士筹军 粮,在班排长学习班做政治思想工作,发动群众,组 织抗日。1939年底反共高潮时,随地下党撤退到敌 后新四军地区,参加建设敌后淮南根据地的工作。 1940年2月入党,先后在盱眙县任乡支书、总支书 记,执行减租减息政策,发动组织群众抗日,当时地 主暴动,暗害了许多新四军地方工作同志,7月开始 镇压地主暴动,收缴枪支,组织扩大民兵队伍,时任 盱眙县四十里桥乡民兵指导员,9月鬼子扫荡,路经 其乡,她号召民兵反扫荡,迎击鬼子,打不过就跑, 打散了晚间在邓家坝集合,鬼子以为碰到了大军阻 击,机枪、大炮不停地射击多时,天空数架飞机轰轰 震摄,鬼子绕道占领了县城,她们转移到小村庄,非 常疲累,便合衣就地而卧,天明时,发现村外玉米田 里有新四军伤病员十来人睡在担架上,原来是民兵 听到枪声不断,把伤病员藏到这里的。因国民党封 锁、进攻根据地,伤病员营养不好,缺医少药,骨瘦 如柴,有位皮包骨的伤员肚脐上很多蛆在活动,奇 痒难忍,自己无力抬手驱虫,是她帮忙把虫赶掉的, 至今这鲜明的形象仍留在脑海中。当时请房东腾出 一间房子,让民兵把他们抬进屋,嘱咐房东好好照 管,留下纸条:一切费用到乡公所领公粮抵。1941年 刘少奇同志到淮南根据地作报告,指示要建设好敌 后根据地的政权,收好公粮,经济上自给,当时她任 区委书记,1941年至1942年根据地还很艰苦,地方 工作同志每人每月三元钱,包括伙食及衣物、鞋袜、 牙膏手纸等费用,1942年灾荒严重,春节将至,群众 青黄不接,饥寒交迫,上级指示组织群众到城区附 近领公粮,不料大雪纷纷,行路艰难,到远处领粮已 不可能,同志们顶雪从各乡赶来,南方的雪到身上 即化,衣服全淋湿了,一边烤烘衣服,一边开紧急区 委会议,怕饿死人,决定大家冒雪回乡就地分发本 地公粮,事后县长说她是陈独秀、张国焘,她不服找 县委书记申诉,县委书记认为她们这么做是对的。 1943年至1944年秋,在淮南党校整风,开始收获很 大,后期康生搞的“抢救失足者运动”使很多外来干 部被认为是国民党特务,承认并咬出别人,便是鬼 变成了人,否则就不断挨整,她坚决不承认,更不咬 别人,因此被软禁。1944年秋调新华社华中分社工 作,后任资料员。1944年至1947年在建大、山大任 组织干事、党委机要秘书等职。1946年1月在淮阴 三岁的儿子被美国办的教会医院灌肠烫死,6月在 山东临沂丈夫(朱达章时任山大党委书记)被特务 暗害,华中局、山东省政府、各级组织及同志同学们 都非常关心,纷纷慰问与鼓励,省政府送一万元奠 仪金,她都支援了前线。1948年参加接管济南,在火 柴厂工会工作。1949底南下上海学习接管台湾的政 策,后因抗美援朝而作罢。1952年到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学习半年,马列学院招考培养红色讲师,她被 录取,学习两年半(未到毕业时改称中央党校),期 间听过艾思奇、杨献珍等名师及苏联专家的课。1956 年到中共中央第三中级党校教书,反右中因实事求 是的说话,以“包庇右派”被整得死去活来。1958年 到鞍钢被控制使用,先当宣传干事,不久任鞍钢党 校副校长。文革十年,被整被斗,下放劳动。打倒四 人帮后,她仍任鞍钢党校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培 训厂矿长、处级及科级干部的党性党风及宣传中央 的方针政策,1983年春离休。曾获得辽宁省政府“教 育工作者”荣誉证,鞍钢组织人事部颁发的“老干部 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鞍钢党校“抗震模范共产党 员”荣誉证,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 日60周年”纪念章。曾有诗六首发表在《江西诗词》, 回忆录四篇先后发表在《鞍钢日报》、《鞍钢纵横》 等。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杨素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