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云山同志简介:

荆云山男,汉族,1928年4 月出生,山东莱阳人,1946年7月 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7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任大连粮食 进出口接运指挥部党委书记。 主要业绩:1945年6月参加 本村民兵组织,担任民兵团团长, 投身抗日工作。1946年7月入党。 1946年10月带领本村民兵一部,编入“莱东县子弟 兵团”开赴平度前线,参加了平度、掖县保卫战。1947 年1月,编入华野九纵26师师部侦察连。经一个月 新兵训练,4月份随部队二出胶东,开赴鲁中战场, 调入纵队部侦察营二连任侦察员。参加了消灭国民 党王牌军74师的孟良崮战役。7月份参加了南麻、 临朐战役,8月至12月份,在胶东保卫战中参加了 掖县道头、平度红石山战斗及莱阳战役等。1948年 春天参加了攻打周村、潍县战斗。秋天参加攻打济 南战役时,升任副班长,带领全班伪装插入敌营侦 察,捕俘、截听敌电话,获得了纵队当面敌人兵力部 署的情报。是年冬参加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在 战役第二阶段,受命带领半个班渗透到敌营侦察, 捉到一个军需宫,最早获得了敌人要弃徐州逃跑的 情报。在追击徐州逃敌时,他带领一个战斗小组,巧 妙地将敌一个化学追击炮营引入我军阵地,将其全 部缴械。1949年2月,九纵侦察营改编为27军侦察 营,他仍在该营二连三班任副班长。3月下旬,侦察 营奉命先遣渡江到江南敌心脏侦察。他与班长张云 鹏率领一个加强班,担任先遣渡江时全连的“尖刀 班”。接敌时船行驶江中心被发现后,即强行登陆, 班长张云鹏和5个战士壮烈牺牲。他主动代理班 长,指挥剩下的9个同志,勇猛冲上江岸,消灭了守 敌,占领敌阵地,掩护全连迅速登陆。全连登陆后, 渗透到敌后七、八十里狮子山。后与我江南游击队 会合展开侦察。在我大军渡江前,将敌江防兵力部 署、炮兵阵地一一查清报告了上级,对突破长江天 堑,起了很大作用。战后,他被评为二等功功臣,其 所在连队被兵团授予“先遣渡江英雄连”的光荣称 号。1950年11月随27军参加抗美援朝,在侦察营 二连任班长。第二次战役侦察时,他带领三班在咸 兴南道捉到李承晚政府的乡队长,为上级提供重要 情报。1951年5月下旬,我军胜利完成第五次战役 第二阶段任务,主动撤回“三八”线以北休整。撤退 时,在昭阳江渡口担任对空掩护的一个高炮营与上 级失去联络,未能撤回。军首长命令他带领一个侦 察班,配合79师侦察参谋带领的一个班一起深入敌 后寻找。到达江南渡口时,高炮营已转移,该侦察分 队归队过杨口时,被南朝鲜伪军一个连包围。他主 动提出带领一个战斗小组打掩护,让侦察参谋带两 个班突出重围后,他和两名战士占领有利地形打退 敌人多次冲锋,坚持到天黑方撤出阵地,隐人大山。 但这时,所有通向北方的道路全被敌人封锁,无法 归队,他只好带两名战士退到大山里打游击。第二 天,他们还收容79师因病掉队的一名党员班长和一 名战士,他把三名党员召集一起组成党小组。5个人 白天隐蔽半山腰丛草中,晚上下山找路、找吃、找 喝,摸到老百姓家到处空空如野,他们仅靠临走时, 军参谋长给的两斤炒黄豆,饿了,一人发十几粒,就 着初春的嫩树叶、青草芽充饥,维持了七天七夜,到 第七个黑夜,他们终于从美军阵地间隙穿过封锁 线,回归部队。1951年7月,调到志愿军新组建的中 朝联合游击支队,准备渗入敌后打游击,配合正面 作战。1952年10月,游击支队改编为志愿军独立 团,担任保卫“志司”任务。他先任排长,后升任六连 指导员。1953年3月随独立团归国,编为沈阳军区 守备二师六团,任连指导员。1955年至1958年调郑 州炮兵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返六团,先后任团组 织股长、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等职。 1971年调任守备二师炮兵团政委。1980年调任师政 治部副主任。1981年转业到大连粮食进出口接运指 挥部任党委书记至1988年离休。在部队期间参加大 小战斗40余次,因作战勇敢,多次完成侦察任务、成 绩突出,先后荣立战功13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 次、四等功六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 一枚、“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章”四枚。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荆云山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