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忠男,汉族.1931年12 月25日生,山东省阳谷县人。1946 年11月参加革命,1949年3月30 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四川省 古蔺县委委员、县交通局长兼党 委书记。1994年经泸州市委泸组 宗字(1994)100号批准离休,享受 正县级待遇。 主要业绩:1946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先后任二野一纵一旅政治部警卫员、警卫班长、警 卫排长。1948年淮海战役后,该部队改编为中国人 民解放军第十六军46师政治部,任警卫排长、侦察 通讯干事、副股长(副营级)。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 代,赵月忠同志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紧 紧跟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以大无畏的革命精 神,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冒着敌人的枪林 弹雨,英勇顽强,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先后在跃进 大别山高山甫战役中荣立三等功一次,在淮海战役 中荣立乙等功(二等功)一次,在渡江战役中荣立二 等功一次,在新津战役(邛崃战役)中荣立三等功一 次。建国后,该同志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带到地 方,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虚心学 习,勤奋工作,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作出了自 己的巨大贡献。1954年6月调川南山区古蔺县邮电 局任局长兼党委书记,通过艰苦的努力,在不到两 年的时间里,改变了全县16个区72个乡只有36部 电话的邮电通信落后面貌,使全县建成了四通八达 的邮电通信网,总机由50门发展到500门,通信线 路达2400公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使县邮电通信 事业得到较大发展。调任县交通局长兼党委书记 后,为改变国家级贫困县的交通落后面貌,更是作 出了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在他的组织实旅下,先 后于1976年建成了通往古蔺县黄荆乡原始风景林 区的蔺荆公路,1979年建成了古蔺县太平区通往贵 州习水的长征大桥,解决了古蔺的煤碳运输等物流 问题。1985年主导用粮棉布票“以工代赈”修建公 路,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彻底改变了古蔺交通闭塞 问题。此工作经验,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1986 年8月全市“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在吉蔺召开,时 任泸州市长曹锡森亲临现场会,并给予了高度评 价。1988年建成了古蔺县二郎大桥,省上评价其作 用时称“沟通了川黔两省交通,打开了古蔺出海通 道,基本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赵月忠同志一 生跟随共产党,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 革命意志,即使在遭受“四人帮”迫害,承受巨大身 心痛苦的最艰难时刻,也毫不动摇革命信念,坚信 党的领导。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经受住了意志、毅 力、艰难困苦,乃至糖衣炮弹等各种考验,始终如一 地为党的事业忘我工作,他刚直不阿,清正廉洁,不 愧是党和军队培养的一名忠诚、优秀的基层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