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月华男,汉族,1927年3 月出生,山东肥城人,1942年8月 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5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甘肃省政协办 公厅主任。 主要业绩:1942年8月在冀 鲁豫边区第七军分区抗属实验学 校学习和工作;1944年1月至1945年4月在冀鲁 豫边区一中政干队学习。1945年5月至1946年6 月在巨野县政府和山东济宁市四区联合会当干事: 1946年7月至1950年6月,调军队工作,历任冀鲁 豫边区第七军分区运河支队、第七军分区15团、华 北独二旅四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1950年6 月中央军委批准全团集体转业,他率领四团三营全 体指战员来到祖国大西北,任甘肃省盐务局缉私 科、人事科科长;1954年8月至1979年8月任兰州 市自来水筹建处主任、水厂厂长,兰州市给排水公 司经理、党委书记;1979年8月至1983年6月任兰 州市经济委员会主任;1983年7月至1988年底,任 甘肃省政协办公厅主任。1946年6月在山东张山战 斗,带领全连击退了兖州吴化文部的围攻;1947年8 月在山东红山池被国民党新五军团团包围中,表现 突出受到全团嘉奖;1948年冬,参加了震惊中外的 淮海战役,率全连指战员胜利完成了阻击战。傅月 华从童年在家就受尽了地主富农的剥削之苦,在革 命家庭的影响和抗日烽火的感召下,15岁就独身离 家跑到鲁西抗日根据地参加了革命。在部队生活 中,他参加了抗日战争,也参加了解放战争,他立过 功,受过奖,也负过伤,流过血。正因为这样,使他对 新中国的建立,对伟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充满着 强烈的感情和极大的热情,这就是他在以后的自来 水厂做出成绩的思想根基和力量源泉。在参加大西 北的经济建设期间,特别是在兰州市自来水厂工作 当中,在党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 公司全体职工一道艰苦创业,从筹建、施工、生产、 到扩建,建成了全国第一流的、高度自动化的,日产 能力达118万吨水,年上缴利润一千余万元的大型 企业,荣获甘肃省首批六好企业荣誉称号。兰州地 处西北高原,位于黄河之畔,是甘肃省的首府和政 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解放前的兰州,自1940 年建市以来直到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为止的 十年中,居住在市区的人民群众一直靠着人挑驴驮 的方式,直接从黄河取着黄泥水吃,为了发展和建 设大西北,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将兰州自 来水工程列入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从1954年起组 织全面的长远工程设计和施工,1957年10月份建 成投产,几十年来,自来水事业不断壮大,逐步发 展,基本上满足了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 要,为将兰州建设成石油、化工和机械工业基地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兰州市的人民也用喜悦的心情 说:“昔日兰州吃水难,人挑驴驮泥一半,今日有了 自来水,干净卫生真方便。”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 傅月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充 分发挥全体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解决 了一个又一个施工中和生产上的难关。据他回忆, 50年代西固第一水厂一期工程斗槽式预沉池施工 中,发掘我国劳动人民兴修水利的宝贵经验一一用草 土围堰解决了施工难关,为国家节约资金118万元, 提前工期四个月,1958年7月5日朱德副主席视察 水厂时,受到了他老人家的赞扬。为解决黄河水含 沙量特高的问题,大力支持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 验,取得了用聚丙火奇酰胺(亦称3号絮凝剂)处理 高浊废水的科研成果,确保了安全供水,该科研成 果已向全国推广,受到了同行业的好评。微机控制 100米直径辐射式沉淀池净化工艺的试验成果,也 获得了国家经委、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职工技 术革新”,技术协作优秀奖。在兰州自来水公司工作 的25年中,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1971年7月新华社驻甘记者专门采访过他,并写了 《拉车“不怕爬大坡的人”一一记兰州市自来水公司傅 月华的先进事迹》,发表在《甘肃日报》,后被《人民 日报》、《解放军报》相继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