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治平原名张绍敬(参加地 下革命工作后更名)。男,汉族, 1922年6月出生,山东掖县人,大 学文化.1943年12月参加革命工 作,1945年10月入伍,1949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任解 放军南京高级陆军学校研究部副 师职研究员.2003年10月6日因 病去世,享年82岁。 主要业绩:少年时在家乡读小学,后考入天津新 学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 学1法商学院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受我党和爱国进 步学生运动的影响,于1943年冬,在南京参加了地 下党组织领导的、以爱国进步学生为主体的反日伪 “清毒“运动。1944年底根据地下党外围组织和新四 军七师贸易局所布置的任务,在校内坚持秘密开展 地下斗争,在爱国进步学生中积极宣传国内抗战和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好形势,及时收集学运动态 和社会动向,动员进步学生和财会、枪炮等专业人员 到抗日根据地去工作。经过艰苦细致的策反工作, 参与了策反汪伪政府外交部次长陶树摸(又名陶勉 庵),弃暗投明,投诚到苏北抗日根据地,为倒汪反蒋 抗日工作做出了贡献。由于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暴露 了身份,于1945年10月,经地下党组织介绍,辗转 赴苏北参加了新四军并进入华中建大学习。1946年 3月,调入山东临沂新四军交际处英文翻译班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八路军渤海军区政治部、华东 野战军第十纵队政治部、华野二十八军政治部的敌 工部和联络部工作,历任工作员、干事、队长、指导员 和敌工站站长等职。先后参加了菜芜、泰安、梁山、 沙土集、豫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淞沪、进军 福建、福州和金门岛等十数次重大战役和战斗。全 国解放后,先后在二十八军政治部、南京军区政治部 联络部、南京军区司令部情报部系统工作,历任干 事、外语侦听训练班主任等职,1959年至1960年, 在解放军长沙政治干校学习,任区队长。“文革”期 间,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和部队农场劳动。1974年 起,任安徽芜湖市人武部副部长。1978年落实政策 后,被借调至北京军事科学院外军部,从事军事理论 翻译工作。1979年8月后,在解放军南京高级陆军 学校政治部宣传部的文教办公室和校研究部工作, 历任主任、副师职研究员等职。1983年离休。他从青 年时代起,就毅然投身于中国革命事业。在六十年 的革命生涯中,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从一名普通的 爱国青年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为了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革命战士。不 论是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还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 上,他都做到了勤奋工作,英勇作战,为推翻三座大 山建立共和国立下了功劳。他长期从事我军的联络 情报机要工作,能服从组织安排,一切听从指挥,严 守革命纪律。他专长军事政治理论研究和外语教学 编译工作,由他翻译的成套外军敌情资料和有关军 事百科译文达数十份,为保卫国家安全和我军建设, 奉献出了自己的光和热。因工作出色,曾多次受到 上级嘉奖和表扬,并荣立三等功一次。他忠于党和 人民的事业,为人正直、处事公道、艰苦朴素,廉洁奉 公、爱憎分明、淡泊名利。在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 后,能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领会党的各 项指示精神,政治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持和 发扬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能以身作则,关 心同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他心胸豁达,热爱生活,爱好读书学习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