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深 (1923 - 1947) 尤深,原名王培义,1923年出生于诸城市城里一 个贫农家庭里,幼年在诸城县府前小学读书,学习刻 苦,生活俭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校长王少 云和教师郭虹隽、郭梦家等人的教育、影响下,他积极 参加抗日活动,多次扮演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中的 小伙伴,满腔热血地参加救亡宣传活动。 1938年1月,日军侵占高密。之前,高密地主武装 蔡晋康率部200余人转移到诸城县城,蔡部内由来自青 岛的共产党员伍志钢等领导的中共党的地下工作委员会 随同到达。不久,中共诸城临时县委和地下党工委合 并,成立中共鲁东南工委。工委成立后,为了充实壮大 抗日力量,将工委所在的蔡部改造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抗日武装,在诸城大力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和发 动,动员进步青年学生、农民参加抗日游击队。当时尤 深年仅15岁,但为了抗日,在夜晚瞒着家长偷偷地跑 出来,以府前小学学生身份参加了蔡晋康的游击队,同 时加入的共30余人。不久,工委经与蔡晋康协商,将 原来自青岛的60余人(除在政治部的人员外)和诸城 这30余人编为独立第四中队,形式上属于蔡部,但直 接领导者是中共鲁东南工委。不久,蔡晋康部的国民党 分子屡屡制造摩擦,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为了民族的解 放,同年2月中共鲁东南工委决定脱离蔡部,奔赴抗日 前线。尤深作为“一百单八将”(随同工委脱离蔡部的 共109人,因与《水浒》中描述的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 汉人数相近,故诙谐地自称“一百单八将”)之一,随 同中共鲁东南工委南下。 不久,部队到达徐州后,根据地方党组织的安排, 参加了国民党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六六七团(团长 万毅,中共特别党员),尤深被分配在团部宣传队工作,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他年龄小,个头也小,大家都 亲切地称他“小炮弹”(刚强的意思)。尤深是一个很好 的政治工作人员,有一次,他生病发高烧,团长万毅听 说后,亲自前往看望,问寒问暖,给他以很大鼓舞,心 中特别激动。病好后,尤深发挥自己的绘画和宣传才 能,根据这一题材创作了一幅题为《体贴》的漫画,画 面上一个生病的士兵正躺在床上,一位军官模样的人正 将自己的额头贴在士兵的脸上试烧。该画传开后,尤深 的政治工作才干和万毅团长爱兵如子的做法,受到全团 广大官兵的交口赞誉。 1940年,根据党组织安排,尤深到中共中央山东 分局干训班学习,学习结束后分配到滨海支队任连指导 员。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他随滨海支队开往 东北,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任 三师七团一营教导员。1947年,在吉林省九台县其塔 木攻坚战中,尤深带领全营指战员从北门进攻,打下了 好几座碉堡,占领了北门,缴获重机枪十几挺,六O炮 若干门。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抢救无效,不幸牺 牲,时年仅24岁。他在战前把自己的钢笔和手表交给 党组织,作为永久党费。其遗物现存于哈尔滨“东北革 命烈士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