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灵璧同志简介:

隋灵璧 (1902 - 1991) 隋灵璧,女,又名隋廷淑,,1902年6月1日出生于 诸城市昌城镇隋家官庄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父亲隋理 堂是晚清秀才,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中曾积 极参加诸城独立运动,她受父亲思想影响很大,较早地 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09岁就读于本家成立的女子学 校。1912年诸城宣告独立不久,县城即又被清兵所破, 革命党人被滥加捕杀,不少同盟会员逃到隋理堂家。他 们的正义行动和革命激情深深打动了隋灵璧,在她的幼 小心灵里,第一次撒下了革命的种子,为以后参加革命 事业打下了基础。 二次革命后,隋灵璧随家迁至济南居住,她进入虹 桥小学读了一年小学。1916年,14岁的隋灵璧考入济 南女子师范学校。她对学校的封建陈规陋习非常反感, 曾在王乐平的直接帮助下,与王辩等进步青年学生开展 了驱逐封建校长周干庭的活动。1919年“五四”运动 爆发,隋灵璧参加了济南女师学生组织的全市大游行, 在烈日下、大雨中,她们高呼着“收回青岛”、“取消卖 国的21条”、“惩办卖国贼”和“释放被捕学生”等口 号,一连举行了数次游行示威。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 隋灵璧还参加了抵制日货和援助罢工工人等活动。“五 四”运动使她受到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反帝反封建的教 育。1921年秋,隋灵璧从济南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 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两年后,女师大与男师大合并 为北京师范大学。期间,受到鲁迅、钱玄同先生的教育 和指导,积极参加了反对校长杨荫榆的斗争。同时,结 识了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候补执行委员、诸城同乡路友于 和进步教师李澄之等,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她原有 的读书报国思想受到很大冲击,开始关心起政治。第一 次国共合作后,她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25年, 经共产党员安体城、国民党员李澄之介绍,隋灵璧加人 中国国民党,接着,又参加了北京各大学组织的进步学 生团体——新中革命青年社,经常走出校门,参加一些 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由于军阀克扣教育经费,1925年北师大一度停课, 为了寻求生计,隋灵璧经姐姐隋焕东分绍到绥远省女子 师范学校教书。不久,有幸遇到国民党元老、绥远省督 统、父亲的挚友商震,并积极参与商震的易帜活动,商 震易帜后,她又受商震之托,时常回到北京联系“新中 革命青年社”,派人到绥远给他的部队当政治教官,也 不断带回宣传材料,作为政治教材。后来,根据“新中 革命青年社”的指示,隋灵璧返京做迎接国民革命军北 伐的工作,并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成功地带去几十 支手枪,为北伐做出了贡献。1927年初,曾赴南京任 国民党中央党部助理干事,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 革命政变后,她愤而离开南京北上。1928年,隋灵璧 在泰安与李澄之结婚。婚后不久,因李澄之在报上发表 反蒋文章被撤销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常委,开除党籍,两 人愤然离开山东回到北平,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她到私 立志成中学教书,李澄之仍到北师大任教。1932年, 隋灵璧同北师大的一些老同学一起创办协华女子中小学 校,她任校务主任,该校主要招收从东北流亡来的学 生,为他们提供免费上学的机会。期间,经中国大学学 生、共产党员韩之栋(小说《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人 物)介绍,隋灵璧开始参加党的地下活动,但不久因掩 护共产党员,被叛徒出卖而被捕,后经北平市长秦德纯 (系其表姐夫)、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和三十二 军军长商震保释出狱。同时,受中共北平市地下党组织 的指派,隋灵璧利用国民党的上层关系,推动宋哲元、 秦德纯、商震等反蒋抗日01935年北平爆发“一二· 九”学生运动,日本人逼迫秦德纯镇压学生,她和爱人 李澄之劝阻了秦德纯,使爱国青年学生免遭残害,结果 秦德纯被日寇逼得吐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隋灵璧参与组织“华北 妇女抗日救护队”,赴上海救护抗日伤员,支援上海抗 战。1938年3月,隋灵璧去武汉,适逢宋美龄成立战时 儿童保育会,她被指派为山东保育分会理事。后来武汉 紧急,6月底,她与保育会组织疏散儿童500人到桂 林。不久,她去昆明,任云南大学附中教员。1940年 12月到延安,被聘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委员会理事。 1941年5月,到延安第一保育院任保教科长。在延安简 陋的教学条件下,她克服种种困难,编著了自然常识、 儿童故事、文化学习等各种教材。同年,由宋美龄领导 的战时儿童保育会,在重庆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保育儿 童成绩展览会,周恩来副主席安排将这些自编课本拿到 重庆参加展览评比,结果获得第一名,奖励了若干匹罗 斯布。1942年“三八”节,隋灵璧被评为模范工作者。 1945年,李澄之从解放区来到延安,边区政府为其举 行了欢迎会,其时适逢朱德总司令寿诞,毛主席等中央 首长都参加了,欢迎会倍加隆重,毛泽东主席曾热情地 邀请隋灵璧跳舞,并对她的舞姿给予赞扬。同年,隋灵 璧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 命生涯。同年8月,她当选为山东省出席延安解放区人 民代表会议代表。 1945年秋,国共双方进行重庆谈判,并签订《双 十协定》。但不久后,国民党即破坏《双十协定》。1946 年2月初,周恩来副主席返回延安再次赴重庆时,安排 隋灵璧作为中共代表团政治委员会委员同赴重庆,分工 统战工作。隋灵璧和李澄之(重庆谈判开始时即作为顾 问参加)以老国民党员的身份,利用各种关系,与国民 党的旧友故交和中下层人物进行广泛接触,宣传共产党 在解放区实行的各项民主政策和党的团结建国方针,并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统区各阶级、阶层的动向、要求 及国民党内各派系的一些情况,及时向党组织汇报,供 我代表团参考。特别是经常与丁惟汾、秦德纯(时任国 民党政府的国防部长)接触交流,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不 少国民党内部的情况,并积极寻求他们对解放区情况的 同情和理解。她和李澄之还利用各种机会,与重庆各界 人士保持联系,到重庆大学宣传解放区的新变化、新面 貌,使许多爱国青年和进步知识分子纷纷表示要到解放 区去,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大批青年人脱离国统区奔赴 延安。同时,他们同国民党内的顽固分子不断进行尖锐 的斗争。有一次,几个国民党政府的人员请她和李澄之 去吃饭,因李澄之患感冒,隋灵璧便一个人去了。席 间,对方蓄意挑衅,胡说解放区共产共妻,人们穷得吃 不上饭,隋灵璧当场严厉驳斥,大讲解放区人民的幸福 生活。他们说抗战胜利是国民党的功劳,隋灵璧就说: 感谢始祖黄帝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一大片国土,使蒋介石 一直退到了四川峨眉山,连日本人都说蒋介石逃跑之 快,使他们的飞机都追之莫及,若不是共产党领导中国 人民坚持抗战,恐怕就不会有今天了。那帮家伙气急败 坏,一口一个毛泽东叫着,隋灵璧就针锋相对,一口一 个蒋介石,开始他们一听到蒋介石的名字,就“夸”地 一个立正,后来说得多了,也来不及打立正了。隋灵璧 在代表团内工作时,还积极做宪政促进会工作,并被选 为促进会委员。 1946年秋,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国共和谈破裂, 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隋灵璧返回山东解放区。不久, 遵照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李澄之作为解放区的代表, 赴烟台同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救济 总署的代表一起,共商对花园口黄河决堤受害群众的救 济问题,隋灵璧同往开展工作。1947年,蒋介石进攻 胶东,她和李澄之离开烟台赴大连,1948年返回山东。 同年秋,济南解放,根据组织安排,隋灵璧任济南女子 师范学校校长。后来,女师和男师合并,她又被委派创 办济南工人子弟中学,任校长兼党委书记。期间,她认 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有效地提高了 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俄语教学相当出色。1950年苏 联红旗歌舞团到济南访问演出时,市教育局特意点名工 人子弟中学的学生参与对歌舞团的欢送和接待工作。 隋灵璧在工人子弟中学工作了6年,期间因患阿米 巴痢疾,后又患了心脏病,不得不住院治疗,但她仍担 任一些社会工作。建国前后,历任山东省民革委员会组 织部长、常委,省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济南市妇联 常务委员,济南市工人代表委员会委员、妇女委员,中 苏友好协会理事以及省政府参事室秘书等职。她是山东 省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政协第一、二、三 届委员。1949年3月,全国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隋灵璧被选为华东妇女代表参加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 的接见。因为经常参加社会活动,致劳累过度,病情加 重,先后在济南千佛山医院和青岛医院养病10年。 1966年3月,李澄之在山东省副省长的位上不幸病逝, 接着“文化大革命”开始,隋灵璧被赶出省委大院,被 迫到女儿家当起家庭保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 照中央统战部安排,1982年隋灵璧任民革中央祖国统 一委员会委员,利用亲朋故旧,加强海峡两岸的联系, 做了一些有利于祖国统一的工作。1985年,又任民革 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 1991年6月8日,隋灵璧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她去世后,亲属根据她的生前遗愿,将她的角膜捐献给 同仁医院,为祖国医学事业发展、造福人类尽了最后一 份力量,充分表现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公仆本色。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隋灵璧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