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世良同志简介:

(1895 - 1958) 阎世良,1895年6月出生于诸城市贾悦镇阎家同村 一个贫农家庭。他年少时,父亲常年给地主扛活,母亲 外出讨饭,一家人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阎世良从11 岁就给地主打柴、放牛,做短工,吃尽了苦,受尽了 罪。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他从小就痛恨旧社 会,渴望新生活。 1944年家乡(时属莒北县)解放后,在党的领导 下,阎世良积极参加减租减息、斗地主、打恶霸等各项 斗争,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被推选为村农会主席。1945 年,阎世良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早日将日寇赶出中 国,让全国人民过上翻身解放的好日子,他没有考虑个 人、家庭利益,而是说通老伴,全村第一个到区里送二 儿子阎维忠报名参军,将儿子送上抗日前线。阎维忠奔 赴前线后,没有辜负父老乡亲的厚望,英勇杀敌,屡建 奇功,但不幸牺牲。1946年,中共莒北县委根据上级 指示,再次组织发动大参军运动。阎世良正在全乡干部 大会上布置参军任务时,却传来二儿在部队牺牲的消 息。他悲痛万分,热泪横流,但为了不影响人民群众的 参军支前情绪,圆满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参军任务,他强 忍着泪水,咽下悲痛,未告诉家里人,毅然再送三儿子 阎维成参军。事后,他才和全家讲明实情,并动员其二 儿媳改了嫁。阎世良在二儿牺牲的情况下,毅然送三儿 参军的动人事迹,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莒北的 村村落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参军热情。为了表 彰这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阎世 良锦旗一面,上面写着“光荣军属,模范之家”。中共 莒北县委、县政府做出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向阎世良一 家学习。从此,莒北地区在“学习阎世良,送子上前 线”的口号声中,掀起了参军高潮。在其模范行动的影 响下,当时阎家同村就有34名青年报名参军。 1947年,阎世良被选为王庄乡农会主席。同年, 中共莒北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开展土 改复查运动。但这时,贾悦区王庄乡的部分干部群众, 由于对当时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思想上顾虑重重,怕 “变天”,不敢向地主、恶霸开展面对面的清算斗争。而 地主、恶霸,则施用种种阴谋诡计,妄图进行破坏。面 对这种情况,阎世良心急如焚。他认为群众发动不起 来,土改复查就很难开展下去。要把运动搞起来,就必 须自己带个头。于是,他在全乡贫雇农骨干会上,用自 己的亲身经历和老一辈的血泪史,控诉了地主恶霸的罪 恶,揭发地主分子的阴谋。阎世良的控诉和揭发,深深 地教育了干部群众,启发了穷苦百姓的阶级觉悟,全乡 的土改复查工作从此打开了局面,掀起了高潮。1948 年,他又被选为中共王庄乡总支书记。 1952年春,在县委的领导下,阎世良带领8户农民 在全县率先办起农业合作社,并任社长,对诸城的农业 合作化运动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被群众誉为走农业合作 化道路的带头人。期间,他与社员们同心协力,改土治 水,艰苦奋斗,连年增产,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生产 合作组织的发展,为全县做出了榜样,荣获办社劳动模 范称号,并出席了全省劳模代表大会,连续3年被山东 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他 又当选为高级农业社总支书记兼社长,同年参加了全国 烈军属、革命残废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 会,被授予“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称号,受到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 1957年当选为诸城县人民委员会常委、中共山东省第 一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和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8年7月11日,阎世良因病逝世,终年63岁。 为了告慰前人,激励来者,中共诸城县委、诸城县政府 在阎世良的家乡——阎家同村召开追悼大会,追认他为 “模范共产党员”,要求全县人民“学习阎世良同志忠于 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精神,兢兢业业,忘我 奋斗,为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阎世良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