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铁英同志简介:

韩铁英 (1921 - 1995) 韩铁英,原名韩钟秀,1921年2月出生于诸城市昌 城镇乔家巴山村一个中农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 王家巴山高级小学读书,其间结识了王祈庚、王从(丁 建平,女)等进步青年,并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1939年3月,韩铁英由曹涌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 年,中共巴山支部建立,他担任组织委员。此后在本村 秘密发展党员,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求解放的革命道 理,组织地下武装。 1941年春节刚过,韩铁英即瞒着家人离开家乡, 外出寻找革命队伍。不久,在莒县进入滨海五地委联合 工作团,期间名字由韩钟秀改为韩铁英。同年10月, 他在滨海各救会任组长,后任队长。1942年2月,韩铁 英进入山东省青联泽东干校学习,11月学习结束后, 被安排到青联鲁东工作团任组长。1943年3月,调任莒 南县筵宾区青救会主任。其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 段,韩铁英在与日伪斗争中时常经历危险。有一次,他 到刘家庄单独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汉奸发现,敌人随即纠 集两个连的兵力包围了村子,并“梳头发”式地挨门挨 户搜查,企图将他活捉。但他从容镇定,在老乡的掩护 下化装乘夜色从敌人眼皮底下大摇大摆逃了出去。他的 机智勇敢受到同志们的称赞和领导的赏识,不久调任诸 城县大队九中队指导员,两个月后改任滨北军分区诸城 县武工队副队长。此后,他经常带领战士打汉奸、摸炮 楼、除恶霸,有时也只身一人,深入敌营执行党组织交 给的任务。有一次,汉奸一个团的兵力驻进了诸城与安 丘搭界的李家庄,上级指示韩铁英尽快侦察清楚敌方兵 力部署。然而敌人层层哨岗盘查甚严,进村出村都十分 困难。韩铁英便化装为敌军官,骑上自行车,大白天混 入敌营。当他勘察完敌军布防情况,刚刚离开李家庄约 三四里地时,冷不防迎面来了个汉奸军需官。狭路相 逢,汉奸发现了他的破绽,就要掏枪,但韩铁英抢先出 手,不仅自身得以脱险,还缴获了敌军官的手枪。 1943年冬,韩铁英在单身化装赴叩戈庄侦察时, 因坏人告密,被汉奸张步云的部下抓捕。敌人严刑拷 打,但他威武不屈。在被关押的三天里,韩铁英一面用 绝食抗议,一面对看守他的汉奸兵进行思想教育。结果 有一名汉奸兵被感化,决定“反水”,并向我军报告了 韩铁英被捕的消息。通过交涉,敌人迫于我方强大的军 事和政治压力,遂将韩铁英送出寨墙,并于翌日乖乖地 归还了他的匣枪和子弹。 1944年3月,韩铁英调任诸城县敌工部小站站长。 其间,他经常在诸、高两县边界活动,执行党组织交给 的各项特殊任务。1945年8月,他调任滨北军分区敌工 科干事。同月,诸城北乡巴山、埠头一带解放,滨海区 党委决定成立中共潍东县委、潍东县政府,辖潍河以 东、胶济铁路以南之诸城七区和高密南部地区,县委驻 地就在乔家巴山村。其时韩铁英的“八路”身份已经公 开,他的家里也成为我方军政人员办公的场所之一。8 月23日拂晓,汉奸王金铭残部偷袭该村,并迅速包围 了他家和县委书记江涛等人居住的另一户。在危急时 刻,韩铁英与江涛等沉着冷静应付,他隐于影壁墙后, 用一支匣枪打退了30余名顽匪从屋顶的轮番进攻。后 来,当敌人推倒后院墙,眼看就要冲进来的时候,恰好 我县大队援兵赶到,敌人遂仓皇逃走。 同年秋的一个晚上,孙家巴山一村民突然跑到乔家 巴山,找到韩铁英报告:“吕团来了二三十号人,正在 抢俺村的粮食、布和牲口o韩团长(老百姓对韩铁英的 习惯称呼),你快去救救俺们吧!”韩铁英手下其实只有 两名同志,他情知寡不敌众,但老百姓的要求便是命 令,决不能拒绝。他急中生智,当即与报信人商议了对 策。等敌人驱车吆骡走到村南时,村里突然锣声大作。 而埋伏于树林里的韩铁英等3人听到信号,也打响了 长、短枪,并大呼:缴枪不杀!敌人如惊弓之鸟,不知 狙击他们的有多少八路军,慌忙丢下车辆,狼狈逃窜。 1945年秋,根据党组织安排,韩铁英负责在家乡 一带劝降残匪和收缴枪支,他充分利用各种关系,凭着 自己的机智勇敢,灵活开展劝降工作,取得了良好成 效。李家庄牛树榛和王家巴山邱运昌等,就是通过他的 工作,放下武器改邪归正参加八路军的。孙家巴山宋文 彬,原在汉奸部队任中队长一级的职务,在韩铁英的教 育下,宋文彬带领部下缴械投降的同时,还献出了自家 养的一群羊,向我“老六团”表示慰问。八路军“老六 团”从巴山开拔之后,盘踞注沟的匪孙世卿部和困守埠 头的匪吕孝先部,经常对巴山等村庄进行骚扰。当时在 家乡一带坚持斗争的韩铁英,肩负着保卫人民利益的责 任。 1946年10月,韩铁英调任高密县敌工部工作。翌 年12月,又被派往华东十三纵队(后改三十一军)任 纵队政治部民联部和敌工部干事。此后,他参加了解放 昌潍、兖州、济南、上海以及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并 随部队挺进福建,横扫漳厦。期间,韩铁英荣立三等功 3次,在淮海战役中荣获华东军区嘉奖1次,被授予三 级独立自由勋章和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全国解放勋章 各1枚。 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十几年里,韩铁英 历任三十一军政治部敌工部宣传科副科长、福州军区政 治部敌工部宣传科科长、海军陆战师政治部敌工科科 长、海军政治部敌工部敌工科科长、海军政治部敌工部 宣传处处长等职。他长期坚守“敌工”岗位,积累了丰 富经验,屡被委以重任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53年, 台湾岛的蒋军窜犯福建东山岛,他奉命奔赴前线,做瓦 解敌军工作。1958年我军炮击金门岛期间,他亲临前 沿阵地,用大喇叭直接向敌军喊话,宣传我党政策。 1970年1月,韩铁英受海军总部党委委派,进入北 京市宣武区,担任军训联合指挥部副主任,并作为军队 代表,出任中共宣武区区委常委、区革委会副主任。在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他以党员和军人的忠贞, 千方百计保护老干部和知识分子,并曾因此而与红极一 时的“左派”人物谢静宜发生激烈冲突,被当时的《北 京内参》点名,批判其为“右倾翻案”,责令检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10月,韩铁英调任 北京市崇文区区委常委、区革委会副主任、副区长。 1980年12月,任崇文区政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并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到离休。按照他的级别,上下 班本应由专车接送,但他除特殊情况外,一律坚持骑自 行车,风风雨雨,每天走几十里路程;直到去世,他仍 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了的旧军服,居住于海军部公用宿 舍,充分显示出一位“老八路”、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 克己奉公的公仆本色。1995年10月8日,韩铁英因病 猝然去世,享年74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韩铁英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