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2018)江苏张家港人,1923年2月生,1940年参加新四军陈、粟部队的“ 老虎团 ”,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文化教员、团政治处干事、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军干部部任免科长。1953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70师208团副政委、政委。1965年任第24军70师政委。1966年任北京卫戍区警卫三师政委。1969年任第24军副政委兼中共承德地委第一书记、中共河北省委委员。1983年离休。 陈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过许多著名的战役与战斗,其中有黄桥决战、大丰裕华镇歼灭日寇据点战斗、两溧反顽战斗、杭村战斗、浙江新登战役、天目山孝丰战役、溧水白马桥战斗、收复金坛的战斗。在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的第一仗泰兴攻城战斗、第二次涟水战役、山东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临朐战役、沙土集战役。在淮海战役中参加过豫东战役、碾庄圩战役、蚌北阻击战。 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首战铜陵渡江战斗,并作为“渡江模范营”的教导员,亲自指挥全营指战员最先抢渡长江,并攻占铜陵,由此荣立二等功。 1952年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接防五圣山上甘岭阵地的防守,并参加了金城反击战役。建国以后,奉命驻守北京,肩负着保卫首都北京的光荣使命,数十次担负首都北京天安门等地党中央举行的重要活动的警卫任务。 1963 年参加天津南静海县津浦线西侧灾抗洪救灾100天,保住了天津,保住了津浦线铁路免受重大损失。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当天率领24军数团官兵奔赴唐山地震灾区,组建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投入地方救灾与部队自救任务。 1970 年起兼任中共承德地委第一书记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恢复生产。在平反冤假错案、消除派性、恢复成立地方各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55年授中校军衔,1963年授上校军衔。曾获“中国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以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章, 2005年获抗日战争纪念60周年功勋荣誉章,2015年再获抗日战争纪念70周年纪念章。 在战争年代中,他作战英勇、不怕牺牲、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但有“九死一生”的战斗经历 ,还曾经两次身负重伤被评定为“二等甲级残废军人”。 在和平年代里,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克己奉公、大公无私、反腐倡廉、遵纪守法。他长期致力于部队的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善于思考、机智敏锐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新旧矛盾,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离休后,他仍然勤奋好学、博古通今、酷爱诗书、兴趣广泛、平易近人、热爱家庭、关爱妻子、关怀子女以及孙辈们,渡过了一个祥和愉快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