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同志简介:

男,汉族,1918年9月出生,河南省社旗县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安抗大学员、中共中央军委第一期参谋训练班学员。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陈支队(陈士榘)参谋、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参谋、教导第二旅第六团(即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的六八六团)参谋、山东滨海军区侦察科科长、山东野战军指挥部侦察科科长、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师第二十三团参谋长、第三纵第九师第二十七团副团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二军第六十六师第一九八团团长、第二十二军第六十二师参谋长、华东军区高干训练班干部训练科科长、第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参谋长、参谋长、第一副师长、师长、第二十二军炮兵副军长、舟嵊要塞区炮兵司令员、舟嵊要塞区副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 1961年晋升大校军衔,1982年12月离休。抗日战争时期,跟随各级红军首长充任幕僚工作,亲历了战争最激烈、最残酷、生活最艰苦的岁月。连年粉碎敌人频繁的进攻扫荡,反敌蚕食斗争,三次讨伐国民党五十七军、五十一军,奔袭郯城,军政结合,智取赣榆、莒县,强攻青口、石沟崖、泊儿,进剿惯匪刘桂堂等主要战役战斗。开辟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壮大巩固了人民武装力量。在各级领导人物的指挥下,达到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在此期间,他不仅向首长们学习了打仗的本领,且对他们具有的革命优良传统、作风,亦有深刻体会,为他日后到部队工作打下有利基础。红军首长各有所长,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最为他所敬佩的是陈士榘司令员,他对战役、战斗组织指挥异常周密、审慎,尤对攻坚战斗组织指挥情有独钟,胜多负少。符竹庭政委文武兼备,治军治国(指建设根据地)有方,英勇善战,不怕牺牲,每战在前,更是他学习的典范。此期,他主要作侦察情报工作,除直接侦察外,在地下党员掩护下,曾只身深入敌穴侦察敌情五次之多,并在战役侦察和情报网组织建设方面积有不少实际体会,保证了他所工作的部队未遭受过敌人突袭。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华东野战军和第3野战军首长的带领下,南征北战,由内线作战转向了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向了战略进攻,他几乎全部参加了陈(毅)、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唐(亮)首长在华东和中原战场上所进行的战争。保卫两淮,宿北、鲁南、莱芜、泰安、济宁、许昌、洛阳、宛东、开封、睢杞、济南、淮海、渡江、进军浙东、渡海攻占舟山及宁(海)、奉(化)、象(山)剿匪等重大战役、战斗。在此期间,他学会了3纵8师擅长攻坚战斗的组织指挥,并以8师两位英雄师长(王麓水、王吉文)为学习的楷模。他们都是在解放战争前线光荣殉国的,迄今仍为人民念念不忘。在数十年的革命征程中,在党的教育培养下,英勇奋战,辛勤工作,不畏艰险,每战在前,工作领头干,为党为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并多次受到上级的奖励表扬。1941年,在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任参谋时,因各方面进步明显,曾获旅第一次党代大会模范共产党员 的光荣称号。又因积极正确的反对刘厚培的腐化堕 落行为,(该人后投敌),并每每受到了何以祥参谋 长“方晓是位政治参谋”的赞扬。进军中原时,他们 团连克许昌、洛阳、开封,在团统一指挥下,他和团 政治处主任齐安昌率领突击部队首先突占敌城垣。 (开封首战曹门关,虽被敌炮火焚烧,被迫撤出,但 也起到了有力配合全城攻击部队的作用)。战后,团 三营八连和一营分别由纵队党委和华东野战军党 委授予“许昌连”和“洛阳营”的称号。他和齐安昌也 受到师、纵领导的好评。当洛阳战役全城攻占后,最 后围歼敌核心阵地时,纵队再命他们团参战,他和 团长(石一宸)即去城内纵前指接受任务。适逢陈士 榘、陈赓司令员在此,陈士榘遂将他俩介绍给陈赓 相见。他说:“这是8师23团团长石一宸和参谋长 方晓,是他们团首先突破洛阳东门的。”陈赓敏捷地 连说了两个“向你们学习,向你们学习。”他俩答说: “这是首长您正确指挥的结果。”他又接着说:“好 说,好说,仗还是你们打得好。”陈赓同志是我军赫 赫驰名的战将,他极端热忱的表扬和谦恭下士的革 命精神均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迄今仍记忆犹 新。淮海战役最后围歼陈官庄杜聿明集团时,9币命 他们团投入战斗,在冰天雪地中,与敌血战十曰,最 后敌全面崩溃,全军发起总攻击。在师党委“要人不 要杀”(指多抓俘虏)的指示下,他率全团迅猛突入 敌阵,猛打猛冲,一气捕俘12000余入,分批补入部 队,为缓解全纵队兵员缺额做出贡献。师参谋长石 一宸在回忆录中对他也有赞言:“方晓同志是个胆 大心细的人,执行命令坚决,组织指挥周密,每战必 有所获”。1949年10月3日,他们团参加渡海攻击 金塘岛战斗,全师展开3个团突击,他们团为左翼, 冒着倾盆大雨,首先攻入敌海防阵地,直捣敌师部, 摧毁了敌指挥系统,歼敌300余人,又配合兄弟部 队向纵深发展,5日下午结束战斗,全歼守敌102 师。战后,22军党委颁布嘉奖令,特指出“服从命令 坚决,率先登陆,直捣敌师首,为全战斗胜利创下了 有利基础”。1950年8月,他们师奉命由舟山调返大 陆,执行宁海、奉化、象山剿匪任务。他团位于象山, 在宁波军分区侦察分队的配合下,生擒浙东最大匪 特酋宋钧年、龙海云等官兵800余人,缴获长短枪 600余支,为全师3个团战绩之冠,受到了师党委和 宁波军分区领导的好评。1953年4月至1955年5 月,他们师(六十四师)奉命在华东军区上海国防工 程建筑指挥部领导下(师兼第一工区),他亲率4个 团(师属步兵团2、军区配属工程兵团2),在舟山嵊 泗海域岛屿组织实施国防工程建设。在缺少经验和 施工困难条件下,通过学习和在全体指战员的努力 下,圆满完成了任务。1954年终,上级在所在区召开 现场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交流会,最后首长总结 说:“老方的工作特点是善于调查研究,深入工地严 查督导,成绩优异,对他的工作我们是信任不疑 的”。1979年10月江苏省军区党委对他进行了不正 确的平反,直至1981年1月他才得到正确的平反。 在1974年12月未平反前,南京军区党委即分配到 军区工程兵任职,在此期间,检查了军区原苏浙皖 国防工程建设的情况,并向军区首长提出了不少改 善意见。迨至1988年,军区奉中央军委命,接管了 济南军区徐海地区防务,在向守志司令员的领导 下,随其勘察数次,“确定对原徐海地区国防工程不 适宜者,进行必要的改革坛修扩建,并在陇海铁路 沿线,利用有利地形,坛修部分重装备工程为支柱, 加强战役防御抗击力量”。在四年多的施工中,十多 次下徐海检查指导,确保军区首长战役企图的实 施,后经向守志司令员检查甚感满意,并受到他的 大力赞赏。向守志司令员军政兼优,知人善用,是一 位德高望重的好首长。方晓同志在离休之后,仍关 心着军区国防工程建设,1983年和1985年,曾两次 去徐海和苏北地区检查国防施工情况,逐区逐点检 查,最后作出总结,提出改进建议等,受到了张明副 司令员的赞许。方晓同志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为 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建立新中国,毅然 投身于革命。参加革命后,认真遵守各项纪律,一切 听从领导指挥,服从组织安排,迅速成长为一名合 格的革命战士,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共和国立下了 功劳。建国后,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为了 祖国的强盛和繁荣,仍然一如既往地奉献出了自己 的光和热。该同志爱憎分明,廉洁奉公,为人正直, 处事公道,在被党培养、并担任了一定职务的领导 干部届,更是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身 正气,两袖清风,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善于领会党的各项指示精神,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奖励。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方晓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