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武男,汉族,1929年11 月出生,山东省汶上县人,1948年 7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共党员,曾 任连云港市卫生防疫站副科长。 主要业绩:1948年考入鲁中 南建国学校医学专修科,1949年 4月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 7月进入合并的新海连特区卫生 学校医务班学习。1950年毕业。由山东省卫生厅分 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交通防疫所。1954年调入 江苏省新海连市卫生防疫站后,又在江苏省卫生干 校、中国医学科学院华东分院等单位多次进修。擅 长预防医学微生物检验,也是连云港市开展此项工 作的创始人之一。在1958年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 的以消灭蚊蝇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全市人民群众 也投入这场运动中来,当时由于杀灭蚊蝇药品(666) 缺乏,局领导交给他一项任务,用他们市普遍生长的 野生植物猫眼草(中药名称泽漆)代替杀虫药物。他 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和观察,并总结纂写 了一篇《用野生植物猫眼草杀灭蚊蝇效果观察》论 文。在8-9月份作为他们市代表由江苏省卫生厅副 厅长张克威同志率领赴京出席了全国先进模范代表 会议。会议期间受到周恩来、陈毅、贺龙、郭沫若等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接见,并摄影留念,授予卫 生先进工作者称号,颁发了奖状和奖章。建国初期, 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也没有优裕的生活条件。当时群众形容卫生防疫人 员说:“远看像群叫花子,近看像群搬家的。”凭着两 条腿走遍了连云港市的山山水水,深入农村,厂矿、 学校对当地流行的疟疾、丝虫、钩虫、蛔虫、伤寒、痢 疾、白喉、肝炎、流感等传染病进行调查,为制定预防 措施,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对杜绝预防连云港市传 染病的流行、扩散、蔓延,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生 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环卫方面,对全市饮 水,食品等进行经常性的卫生细菌学调查和监测工 作。对切断、控制因水系和食品引起的传染病,起到 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62年出席了共青团市委召开 的模范团员代表大会。在省内首次检出2号病人, 于1963年1月在东海县太平庄2号病患者薛玉英 (在市一院住院)粪便中分离出ELTOr生物型付霍 乱弧菌。此后徐州、淮阴和驻军部队派化验人员来 站学习。同年9月又在连云区墟沟镇王洪义患者中 分离出ELTOr弧菌。从此先后不断地在市内水源中 检出数十份疫水和数名健康带菌者。对控制付霍乱 在全市的蔓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省内率先 在海产品中分离出付溶血性弧菌(致病嗜盐菌)。在 污水中分离出绿脓杆菌噬菌体。在食物中毒患者从 饭中分离出来腊样芽胞杆菌。在一院住院死者阴道 分泌物中检出气性坏疽杆菌。1963年又作市级机关 代表出席了市委召开的群英大会,受到了表彰和奖 励。为做好和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在领导的支持下, 从1964年起在防疫站建立化验室,由于实验室条件 不断完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范围不断扩大, 因此省站决定他们站化验室成为培养全省化验人才 的基地之一。于1965年6月起省站派数批化验人 员来站实习。由于知识的不断积累,业务能力的提 高,为江苏省各造纸厂和市各食品企业培养了大批 化验人员。目前已有不少成为该企业的骨干。江苏 省站在南京、南通医学院举办的化验人员学习班和 在连云港市卫生学校中多次任教,为江苏省连云港 市及周围地区培养了大批卫生人员。1976年在学会 的领导下,举办了多次学术讲座,对连云港市化验工 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工作中汇集和纂写了 多篇论文和资料。在站和环境卫生科的组织,对连 云港市三县四区影剧院进行空气卫生细菌测定,在 制作血琼脂平板时,由于血源困难,工作难以进行。 后来与血库联系利用血库中的废血球制作血平板, 计数空气中乙型链球含量获得成功。这样即方便了 工作,又节约了经费开支。为此在云台区卫生防疫 站的积极配合下,作了绵羊血球和废弃人血球的对 比试验,结果无差异。4月间云台区防疫站邀请了江 苏省防疫站岳诚、胡勤南、李国成,无锡、扬州等市站 同志参加了鉴定会,进行鉴定。报市科委被评为三 等奖。该同志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在 工作中记录和写下了近20万字的学习笔记。曾获 得1985年中央卫生部、1989年市医学会、1991年市 委市政府授予的荣誉证书。1989年12月离休,享受 县(处)级政治生活待遇。离休前曾任市医学会第三 届理事、省医学会会员、市检验学组长等职。离休后, 仍不辞劳苦,发挥余热。从1990-1997年又在市纺 织厂卫生所工作。在此期间,能尽职尽责,恪尽职守、 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受到聘用单位的好评。该同 志在国家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在共产主义旗帜和 革命进步思想的感召下,毅然投身革命。该同志参 加革命后,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在朱德总司令、 康克清同志、粟裕、谷牧、江渭清等同志来连云港视 察期间,负责他们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