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甲男,汉族.1928年3 月出生,江苏海安县人,1946年8 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4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哈密地区建 筑公司副经理。 主要业绩:1942年前读私 塾。1943年读小学三年级。1945 年在泰县一中读初中。他的家乡 是苏中抗日根据地,少年时就参加了儿童团、青年解 放团,在抗日活动中的近20首抗日歌曲,启迪着他 的心灵,向往革命。曾任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四中队 无线电报务训练队学员、技侦员,华东第三局保密 员,总参三部五局三处任文件管理员,南京军区工程 兵部嵊泗工地指挥所任股长,舟嵊部队工程兵科任 设计股长。后转业新疆哈密地区建筑公司任生产技 术科副科长、工程队长、砖厂厂长、公司副经理等职。 1946年8月参军入伍。在苏中战役的炮火声中,他 背着家庭与18名同学一起,在地方武装的掩护下, 越过敌军封锁线,经县、地党组织接转关系,到达淮 安新四军华野司令部四中队(代号)入伍。这支不为 人知的队伍,是粟裕司令特别关注,指示朱诚基同志 组建、培训的技术侦察队伍,掌握当时条件下的“高 科技”,用从日军手中缴获的简陋收报机,侦收敌军 电报。粟司令十分重视敌情,关爱四中队,称赞四中 队的同志时说:“华东打了那么多胜仗,一半的功劳 要归你们,你们是无名英雄”。1948年夏,粟裕司令、 张震参谋长率领华东野战军,实施大兵团战略反攻 时,刘鸿甲同志被调到四中队的前方电台,为首长传 递情报,经历了开封、睢杞、济南三战役,歼灭大量敌 军有生力量,扭转了战争形势。刘鸿甲同志在本职 岗位上为战争做出贡献,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 段战争生涯。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以转 业军人的姿态,积极工作,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遵守组织纪律、服从调配、爱 憎分明、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正直、 办事公道、以身作则,是深受群众信赖的干部。他保 持了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作风,受到哈密地区三次 表彰。刘鸿甲同志离休后,不甘闲待,爱上书法,擅 长于吉祥文字和篆书作品的创作。作品900多件流 传国内外,参加全国性书画展赛近20次,获金奖三 次、银奖、二等奖各一次、三等奖多次。还获得“国粹 奖入选奖”奖章,“中华国宝奖优秀作品奖”及“世纪 名家创作奖”等。作品被文化、艺术、博物、纪念馆收 藏10多处,人编典集20多处,作品被哈密电视台录 制专题片播映,哈密地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等6单位 为刘鸿甲同志隆重举办“刘鸿甲百寿图书法美术作 品展”。纪念抗日战胜利60周年,他的作品均获高 奖,分别授予“中华杰出艺术家”、“中国杰出人民艺 术家”荣誉称号。由于在革命战争时期,怀着对粟裕 司令的特殊感情,特以粟裕大将“抒怀诗”创作的书 法作品,赠送由他指挥过的重大战役纪念馆;几处烈 士陵园管理处和新四军研究会等单位,他还撰写了 “缅怀粟总宣传粟裕”的短文之一——之三,有关粟 总的文章刊于《粟裕研究信息》《粟裕研究通讯》及 《中国人才辞典》等。纪念粟裕大将百年诞辰之际, 刘鸿甲同志特别关心此事,向大将夫人楚青同志提 出建议:“粟总百年诞辰应该举办书画展览,出版书 画集”。经研究认为建议很好,议定由北京新四军研 究会一师分会承办,并请刘鸿甲同志书面提供有关 书画展的经验办法。刘鸿甲同志还积极投入征集书 画作品的活动。刘鸿甲同志在近20年的书画艺术 活动中,业精于勤、硕果累累、奉献社会,他的作品体 现出他的品德与精神风范。刘鸿甲同志,不忘在前 方时的前指机关大队集合、出发时的情景,老参谋长 张震将军总是和大家一起出发,关爱四中队的同志。 建国后一批同志调往工程兵部工作时,他嘱咐工程 兵部首长时说:“五局(番号改为总参三部五局)的同 志对革命有贡献,对他们要培养、使用”。1998年,刘 鸿甲同志给老首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赠送书 法作品时,老首长收到后非常高兴,他身居高位,在 百忙中以他和夫人马龄松同志的名义亲笔回信,表 示亲切热情的关怀与感谢。“半个世纪前的一首歌 曲”刊于《东进通讯》第84期,回忆录“缴获敌台马 达”刊于《新疆老年康报》,庆党80周年“小油灯下” 一文刊于《哈密电视报》文艺专版,还为题对其事迹 进行了报道,业绩曾入编《中华老年光彩人生》国家 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