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绪敬男,汉族.1929年12 月出生,山东省胶州市人,1945年 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10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潍 坊市统计局局长、市委财经领导 小组秘书长。 主要业绩:1945年8月任滨 北专区工商管理局办事员,1946 年2月任华东局工作队队员,1946年4月调干到滨 北中学师范部学员,1947年1月任滨北支前司令部 联络站站长。1947年9月调任胶县县政府干部股干 事,后任秘书处文书(科员),1948年8月任中共胶县 县委党训班总支书记.1949年1月任中共胶县县委 秘书。1952年6月任中共胶县城东分区委书记: 1954年7月任中共胶县县委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1956年6月任中共胶县县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 1960年3月任中共胶县县委书记处书记。1962年8 月调任昌潍专署民政局副局长、局长;1970年1月任 昌潍地区基本建设局局长;1971年3月任中共昌潍 地委委员兼昌建公司党委书记、建委副主任;1978 年5月调任山东石油化纤厂筹建指挥部党委副书 记、常务副指挥(同时兼任地区经委副主任);1980年 1月任潍坊地区计委副主任。1984年1月地改市后, 任潍坊市统计局局长:1988年3月任中共潍坊市委 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等职。潍坊市第十届、十一届 人大代表,第十一届人大常委。1993年10月离职休 养。孙绪敬在战火纷飞和白色恐怖的岁月里,为了 推翻三座大山,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建立新 中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毅然投身于革命的滚滚 洪流中,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和南麻鲁村、 临朐等战役。在地方和部队直接领导下胜利地完成 了支前任务。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他担任滨北 支前司令部联络站站长。他随时掌握前方部队和地 方支前队伍的驻地等情况,并运用军用地图熟悉地 型、路线,做好了联络工作。在孟良崮战役总攻阶段, 滨北地区有一支担架队与前方部队失掉了联系。孙 绪敬凭他熟悉了解的路线,带领有关人员,连夜摸黑 (阴天),翻山越岭数十里,闯过了“阎王鼻子”(群众形 容难过的山碍路),到达沂水县城以西的崔家峪村, 找到了这支担架队,使他们适时赶到了部队,参加了 总攻,赢得了战役的胜利。战役结束后,支前司令部 给孙绪敬记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并颁发奖状予以 表彰。建国后,为了祖国的强盛和繁荣,他仍然一如 既往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1952年到胶县城东区 任分区委书记,正逢大雨连绵,大沽河洪水泛滥成 灾,加之前些年的战乱,群众的生产生活陷入了窘 境。他与党委一班人,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指示,查灾 情、看群情;一面以乡村党组织为核心,以有威望、有 经验的老农为骨干组成生产自救领导小组,发动生 产自救运动:一面在区干部中挑选有文化、有生产知 识和政治素养较好的同志,深入重点乡村总结生产 自救经验,使干部增长了才干,鼓舞了士气,加强了 团结。在国家扶持下,顺利地渡过了灾荒,扭转了被 动局面。因此,受到中共胶州地委通报表扬,山东 《大众日报》专版介绍了该区经验。1977年孙绪敬任 昌潍地区建委副主任(主持工作)期间,力排“文革” 的恶劣影响,认真贯彻中央关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的建设方针。扭转了人力、财力、物力分散的局面, 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基建战线先进单位, 本人出席了全国基本建设会议。并以书面形式介绍 了经验。同年6月国家建委又在潍坊召开了现场会 议向全国推广。1987年,时任潍坊市统计局长,他和 局领导班子一起带领全局同志,凭借统计局这个小 小的舞台,在农村统计改革,统计法制建设,统计现 代化建设,统计优质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1987年8月 初,国家统计局在潍坊市召开了经验交流会。并派 《统计》出版社总编来潍坊专访,写成《统计改革带头 人一孙绪敬》一文,在中国《统计》刊物上发表。他在 这段革命生涯中,爱憎分明,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处 事公道。在被党培养、提拔担任了一定职务的领导 干部后,更是以身作则。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 身正气,两袖清风,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始 终并善于积极领会党的各项指示精神,毫不动摇地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同党中央保持 高度一致。在离休后,他按照“老有所为”的要求,先 后组建了潍坊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创办了“农村 实用技术函授大学潍坊分校”;培养了大批永不离村 的农民技术员;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做出了应有贡献。 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本人受到中国老科技协会表 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