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义男,汉族,1921年2 月出生,山西五台入,中学文化, 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 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华 北矿建机械厂厂长。 主要业绩:1938年6月参加 革命后就投入抗日活动,历任村 抗日动员委员会干事、锄奸团长, 联村锄奸团长、村长,区政府协理员,1943年任五台 三区民政助理员、秘书。期间在地委党校学习半年。 1947年任窑头矿区区长。1947年6月调晋察冀边 区,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斗在黄安(现红安)、 麻城等地区。从山东阳谷出发,过黄河,过黄泛区, 跨陇海铁路,经汝河,过淮河,进人大别山,开始了游 击武工队生活。1947年12月到达湖北省孝感县,历 任杨店区委书记、县委秘书、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 宣传部部长。1953年6月调海南铁矿,先任材料计 划科科长,后任机械、动力、工程科长,工程技术室主 任,矿区主任,副矿长(处级)。1958年成立钢铁公司, 任机械动力处长兼技校校长(中专)。1961年任海南 钢铁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副厅)。1964年公司下 马,任海南铁矿副矿长倡0厅)。“文革”中被夺权,后 任矿生产委员会主任。1977年7月调任华北矿建机 械厂厂长。1985年经广东省委批准离休(正厅待遇)。 在冶金部直接领导下,组织由武钢、上钢、鞍钢、海钢 等十几家验收日本进口五立方米前端装载机,他任 组长,由于同志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发现该设备 存在质量问题,谈判中坚持原则向日方索赔。在政 治上、经济上为国家挽回了巨大损失。得到了冶金 工业部的表扬。在“文革”期间,组织了由矿(海南铁 矿)、路(铁道部海南铁路办事处)、港(交通部八所港 务局)三家一条龙服务,保证了三家生产任务顺利完 成,他任组长。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海南区组建叉 河水泥厂,资金缺乏,他也捐助了一个月的工资,得 到海南区党委的表扬。他在海钢工作期间很注意与 友邻单位的关系,包括地方政府和各国营企业事业 单位,只要友邻单位有需要,不管是人是物,还是技 术都给予支持帮助。各兄弟单位对海钢也是如此。 他未成年即参加革命,刚从学校出来容易接受革命 理论教育,成长较快,因此工作效率较高,执行党的 方针政策较好,得到上级组织的重用。艰苦奋斗,见 光明结良果,1938年至1942年在家乡带上“干粮” 工作,战斗打日本。1943年至1947年在五台三区工 作战斗打日本斗老蒋,穿的、用的还是自己的,吃的 粮食政府(组织)定量不够,大伙便自己生产和向敌 夺取解决。1948年6月至1952年在湖北孝感享受 供给制小灶待遇至1953年到海南至离休月工资 100多元。虽然以前工资较低,但现在已有3000多 元一个月,向前看会更好。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六 十周年纪念活动很好,收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发给的 纪念章和慰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