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昌友 年龄:89岁 籍贯:文登区界石镇蒿耩村 参军时间:1943年 拼到最后,一个排就剩下7个人 89岁的刘昌友虽说腿脚有些不灵便,但只要说起打鬼子的事,他便会乐呵呵地打开话匣子。 1943年,17岁的刘昌友从家里跑出来,参加了八路军。至今,他还记得自己入伍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那是一个夏天,八路军一个团的兵力来到烟台上夼村,与驻守在那里的日军正面交锋。 “日军武器装备很先进,与他们交手我们很吃亏,打了一天一宿才把敌人彻底击退。”那次战斗,令刘昌友和战友们备受煎熬,敌人撤退前他们都不能休息,战斗结束后每个人都疲乏得恨不得倒头就睡。 战斗虽然胜利了,八路军也伤亡惨重,刘昌友所在的排最后只剩下了7个人。“其他人全都战死了。”这场战斗令刘昌友第一次领略到了战争的残酷,但他却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好男儿志在四方。在战场上,刘昌友只一门心思想着战斗。“枪响之前谁心里都有些打怵,但一旦真的动起手来,就不记得害怕了。”刘昌友说,每次战斗结束后,看着一个个受伤或牺牲的战友被担架抬走,他的心里都十分难受。 直到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每每想起那段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想起那些没能活下来的战友,刘昌友总会觉得,自己能活着回家安享晚年已经非常幸运了。 如今,年近九旬的刘昌友听力和视力都大不如前,再加上腿脚不灵便,无法照顾自己,孙女便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住。“有时候看抗战的电视剧,就想起自己年轻时的事。”打仗时日夜奔忙,如今却闲来无事,刘昌友常常独坐门口,静思冥想,一坐就是大半天。 “年纪大了,记性越来越不好了。”曾孙女有时也会问太爷爷当年抗战的故事,而刘昌友能够想起来的细节却越来越少。 尽管那段硝烟弥漫的日子已经远去,但刘昌友仍希望一代代的年轻人能够记住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