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同志简介:

周正男,汉族,1922年10 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1939年8 月入伍,中共党员,曾任济南市体 委副主任、顾问,京剧爱好者联谊 会名誉会长。 主要业绩:1939年8月入伍 当地苏北地方游击队,1940年秋 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 五纵队滨海大队(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皖南 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三师滨海大队。历任战士、班 长、排长、指导员。1950年转业,曾任科长、处长、山 东戏剧学院主任、山东省电影总队总队长、山东省京 剧团团长、山东省体委副主任、顾问。现已离休。兼 任全国少年宫武术协会顾问、山东省老年体协荣誉 主席、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学会名誉理事、周信芳艺术 研究会顾问、山东金秋书画院顾问、济南市京剧爱好 者联谊会名誉会长等。1941年春部队扩军工作中超 额完成任务,受到首长表扬。1942年底,敌人以大兵 力分九路向我苏北盐阜淮海解放区疯狂扫荡,形势 非常危急。当时他在新四军三师十旅一支队二团任 排长。一天夜里团政委吴书把他叫去谈话说,为了 将来反扫荡能及时了解掌握敌情动态,组织决定派 他到敌占区连云港市(原新海连市),打入敌人内部 负责情报工作,任务紧急并有一定艰险,要有思想准 备,要提高警惕以防意外。具体情况由敌工站站长 吴泉友同志和他交谈。最后他问有什么话说,周正 当即表示服从命令,坚决执行,请领导放心。不久, 整个苏北解放区在师长黄克诚统一指挥下展开反扫 荡,我军发起强大攻势不断取得胜利,在淮海地区一 举攻克灌云、涟水县境内据点:高沟、羊口、葛集、牛 皮、鼓寨等城镇和其它一些敌据点,敌人闻风溃逃。 不到两个月,淮海根据地很快恢复当时的社会秩序。 支队和团领导在总结会上表扬作战部队的同时也表 扬了情报工作的重要作用,支队政委张克辛同志说, 此次反扫荡的胜利与情报工作是分不开的,周正同 志提供情报准确,风雨无阻,非常及时。他先后两次 受到团领导和支队领导的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 后因灌云县联络部(专管地下组织)主任陈少新叛变 投敌,为向敌人邀功请赏,七天七夜拉网式搜捕他, 最后扑了空。因执行一项紧急任务,恰巧就在头天 晚上乘日本鬼子商船赶赴青岛,叛徒阴谋未能得逞。 当时那一带所有地下组织几乎全遭破坏。支队和团 首长为了他的安全将他调回部队。1944年4月,苏 北淮海行署(行署主任李一氓)组建淮海实验剧团(后 改为华中京剧团),随部队演出。他即调入剧团工作, 任队长、指导员、演员,先后参加演出剧目有:《甘露 寺》(剧中饰周瑜)、《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饰宋 江)、《九宫山(甲申三百年祭)》(饰吴三桂)等。剧团曾 先后为陈毅、张云逸、粟裕、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 曾山、黄克诚、张爱萍、钱君瑞等军政领导同志演出, 受到表扬鼓励。1946年秋剧团奉命到山东为山东省 政府、滨海军区和华中和平民主联军(当时的统战部 队)慰问演出,受到黎玉、谷牧、张仁初等领导同志及 军地群众欢迎。作为华中京剧团的主要演员,他的 名字已录入建国后出版的《中国京剧史》(中册)。后 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由于形势紧张,剧团与山东省 京剧团合并,他调入山东文协任机关支部书记。 1948年调华东军政大学(校长张云逸),任区队队长。 1948年9月济南解放时留任军管会文教部社教科 科长。1950年转业地方工作。转业后,由于业绩较为 突出,1988年被山东省体委、体总评为省单项体育 运动协会先进个人奖,1998年秋被山东省体委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3月由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特授予全国老年人体协开拓者金奖。发表作品主要 有:《大师音容常相亿一忆梅兰芳济南演出》,载于 《中国京剧》2000年第6期、《山东画报》总第278 期,另有五种书报刊转载;《回忆常香玉济南演出》, 载于《春秋》杂志2004年第4期及《齐鲁晚报》;《记 忆中的几首抗战歌曲》,载于《春秋》杂志2005年第 4期、《老年教育》2005年第9期。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周正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