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清明男,汉族,1923年3 月生,江苏如皋市人.1941年6月 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5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绵阳军分区司 令部副参谋长,享受副师职待遇。 主要业绩:1941年参军,先在 马塘区抗日游击大队,后编入如 皋县警卫团第四连.1942年2月 奉命编入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一营二连任战士、副 班长、班长、兼政治战士、排长。1944年10月调到新 四军一师师部粟裕同志警卫班、警卫员。任正副班 长、警卫排副排长、排长。1948年6月调华东军政大 学学习,学习后在济南战役后期回到粟裕司令员身 边,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宣告战斗结束后,调第三野战 军司令部警卫团二营五连任副连长,团司令部任作 战参谋,通讯连任连长,团司令部任通讯股长。1955 年10月调预备二师六团二营任营长。1958年1月 调南京总高级步校学习,在学习期中因身体关系又 回到成都军区,同年5月分到绵阳军分区独立营任 营长。又调绵阳军分区司令部作训科任大参谋、作 训科副科长,于1964年8月调广元县人民武装部任 部长。1970年9月到绵阳地区农林局支左,任农林 局领导小组组长,参加支农工作。1973年4月任绵 阳军分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兼绵阳地区人民防空办 公室主任等职,于1979年5月离休,1985年5月按 副9币职待遇。曾经荣获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独 立功勋荣誉章。先后参加过车桥、天目山、孝丰、苏 中、鲁南、孟良崮、济南、淮海和渡江等战役,解放上 海后,警卫团担任上海警备任务。1949年8月跟随 第三野战军机关进驻南京,负责华野各首长和城市 警卫工作任务。1950年12月编为华野教导师(公安 十三师三十七团1.后合编为华东公安十四师进驻青 岛地区担任海防任务。该同志在战争年代中和社会 主义建设中表现英勇,多次受奖立功,跟随传奇大将 粟裕同志南征北战,参与见证了中国解放史上许多 著名战役。1943年根据地环境艰苦中打草鞋、做布 鞋获得营连好评,“八一”建军节时在全营做鞋比赛 中荣获二等奖。1944年12月新四军一师南下渡江 时与警卫班同志押运三箱黄金条是全师的生活命根 子,准时安全地完成任务。1945年11月他一人三天 三夜从新安镇为粟裕同志牵回陶勇同志赠送给粟裕 同志的日本大洋马一匹,回来后首长叫他休息三天。 1946年7月苏中战役中跟随粟裕司令从海安到淮 安华东军区开会,因下雨,河水猛涨,道路被冲坏,乘 车、乘船、步行、自行车几次换交通工具,一日行程 400里,受到粟裕司令表扬,并从警卫副班长提为班 长。1947年临朐南麻战役中,用自己的身体撑住猫 儿洞(临时防空洞)炸塌下的土方,保护了陈毅司令 员的生命安全,受到陈司令员的当场表扬,事后购买 白衫衣一件给予奖励。1951年在南京军事训练和警 备任务工作战线优异,先后两次被华东公安司令部、 政治部授予三等功和四等功各一次。获三十七团、 团政治处四等功一次。1960年组织民兵训练和民兵 整组工作中成绩显著,被绵阳军分区评为科级干部 “五好战士”。该同志从1978年离休后,仍然保持革 命晚节,不忘学习,坚持选写革命回忆录40多篇, 多次在《解放军报》《绵阳日报》、成都军区《党史资 料》《华东烽火》、江苏淮安、山东临沂蒙阴县党史资 料等多种报刊杂志中发表。1986年参加成都军区选 写革命回忆录座谈会议上被评为二等物资奖励,被 绵阳军分区两次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绵阳市电 视台曾两次专题采访报道先进事迹。该同志时时处 处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多次被单位和学校邀请上门作传统报告,还被几所 学校聘请为校外辅导员,在他的表率作用下,家庭多 次被评为五好家庭。2004年12月28日又被评成都 军区五好家庭和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