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生男,汉族,1929年3 月出生,山东莱阳人,1946年2月 参加革命工作,中共党员,山东师 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兼任山东 省社联委员、语委委员、中国语文 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语 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主要业绩:1947年9月任菜 东县小平区联防武工队队员,1948年7月分配到莱 西县任小学教师,1956年9月调干考入山东师范学 院中文系学习,196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主要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和汉字。共出版自著8部、合着20部, 主编丛书一套,发表论文190多篇。自著是《汉语语 法问题试说》(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山东教育出版 社1982)、《长句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修订版1988,获省社科二等奖)、《句组分析》(湖北 教育出版社1986)、《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山东教育 出版社1990,获省社科一等奖)、《复杂单句》(人民 教育出版社1990)、《汉字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汉语语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现行汉字规范问题》(商务印书馆2002)。合著主要 有《形似字辨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汉字知 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现代汉语》(上下册, 主持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获省社科二等 奖)、《3500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主编,山东教育 出版社1991,新加坡智力出版社1994)、《现代汉语 知识大词典》(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汉语 教学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1996,获省社科二等 奖)等;参加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甘肃人 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获教育部优秀教材 二等奖)文字等部分的编写,并担任三人核心组成 员。主编现代汉语丛书一套(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计有《实用汉语语音》《实用汉字》《实用汉语 语法》《实用汉语修辞》《实用汉语逻辑》等。语法方 面的论著主要价值是:提出了比较科学的语法的定 义;合理划分了汉语语法单位;提出了确定汉语语素 的剩余法和音义法;主张区分成分词、非成分词,科 学地解决了汉语词类问题;探讨了动词按宾语性质 的分类;提出了连动兼语融合的句式;探索了长句的 内部结构,提出了单句形式、复句形式、超句的观点; 探讨了复杂单句和句组的内部结构;科学地探讨了 语法规范化问题;对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有些新发 现;对“教学语法”提出了新的认识。在汉字研究方 面的主要贡献是:首次提出了异体词的术语,并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对异体字整理发表了自己的 观点;提出了待规范字的概念;对汉字规范化的有关 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1985年评为省优秀教师. 1992年和1997年分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 者,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国务院批 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党员, 1995年评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业绩曾人编 1994年张岱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 版),1995年名列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世界500 名人传》、英国剑桥大学世界传记中心《世界著名学 者辞典》(第11版),先后共一百多部词典或传记收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