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同志简介:

郭华女,汉族,1925年2 月出生,山东莱州人,1939年参加 革命工作,1941年2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曾任广州军区第一门诊 部副主任。 主要业绩:1939年参加地方 工作,负责掖县梁郭区的妇女宣 传等工作。1941年2月经区委书 记耿光介绍入党,3月即被送到山东纵队第五旅第 一医疗所任护理员。从此,步入部队卫生工作的队 伍,直至1983年离休。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过护 理员、学员、护士、护士长、办公室长、军分区卫生处 科员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辽东军区卫生部直 属卫生所、第九后方医院、第三兵站医院、总后东线 卫生部第五兵站医院、后勤三分部第三兵站医院任 医生;建国后,先后任过中南军区第四陆军医院,总 医院高级护士学校学生队队长、军医、主治军医、科 主任等职。遵照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 教导,矢志毕生做好为部队伤病员服务的工作。在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凡是部队大的军事行动都 积极报名争取参加,如抗日战争期间胶东著名的战 役和战斗都参加了,如1941年的反顽战役、崤山战 斗:1942年的丈岭战斗和冬季反拉网扫荡;1944年、 1945年反顽战役,攻克龙口、烟台、平度等战斗。由 于敌人经常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和袭击,医院平时就 将伤病员分散隐蔽在老百姓家里和死人的坟墓里, 因为一个村子只有一个护士,白天只有隐蔽起来,到 了晚上便挨家挨户和分散隐藏在山上洞子里的伤病 员送饭送水,换药疗伤,因为晚上天黑,又不能打灯 笼,只能摸黑上山。一次失脚摔下山崖,摔伤了胸椎 造成三等残废。1942年反拉网扫荡和战友一起从栖 霞城到十五里猴子的敌占区,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 保证了伤病员的安全脱险。每次战役和战斗都受到 上级的表扬和奖励。1945年被军分区授予模范护理 工作者的称号。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参加过1946年 的保卫本溪、辽阳、鞍山、新开岭及四保临江等战役。 1947年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及冬季攻势中的四 平、营盘、鞍山、辽阳等战役;1948年的围困长春及 辽沈战役:1949年的平津战役、宣沙战役、广西及海 南岛等战役的全过程伤病员收治工作。天津战役期 间,先后负责近200多名破伤风、瓦斯坏疽伤员,先 进事迹曾以战地通信形式刊登在当时的东北《健康 报》上,后又收入《四野卫生工作史资料选编》。建国 后先后参加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伤病员收治工作。 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1955年授予独立自由和解放 奖章,1988年授予功勋荣誉章,先后被授予解放东 北、华北、中南、海南岛、西南等五枚解放战争纪念 章。1942年在胶东军区第二军分区护士训练队。 1957年至1959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跟 随毛文书教授等人学习、进修。1953年曾被派到旅 顺苏军医院参观学习三个月。建国后,随着客观形 势的变化,工作对自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 于参加革命时年龄小、文化低,只有加倍的努力,学 文化、学技术,拼命工作以弥补先天之不足,提高自 己的技术水平,在不同岗位上千方百计开展新技术 新项目,以满足临床需要。1964年至1968年曾带医 疗队到桂林地区的灵川大墟、恭城、永福、荔蒲、灌阳 等地农村防病、治病,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使许 多因白内障等原因致盲的病人看见了光明,得到上 级的通报表扬。由于一生从事医护工作,从小就受 党的教育,因此,服从命令听从分配,全心全意为伤 病员服务就成了一生唯一的信念。为完成组织交给 的任务,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始终以高度 的革命热情、深厚的阶级感情关心和爱护每一个需 要自己护理和治疗的伤病员,有的战士病愈后写来 感谢信都亲切地尊称她为“郭妈妈”。她所领导的科 年年被评为“四好”或先进科室。1972年广州军区 《战士报》曾以《她仍是一个老八路》为题,刊登了一 篇表扬她的通讯。直至今天,年逾80岁高龄的她仍 是一位“老八路”。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郭华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