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承志原名饶传钵。男,汉 族,1928年1月出生,江苏沛县 人,1943年8月参加革命,1944 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 任黄浦区人防办主任。 主要业绩:1928年1月生在 江苏省沛县朱寨乡张楼村一个红 军烈士革命家庭里。其父亲饶祥 厚同志1902年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 一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武装斗争。1937年抗日战 争爆发,饶祥厚同志参加了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任大 队教导员,1938年冬他率领部队在沛铜地区与日寇 的战斗中负伤,在伤愈归队途中被日军抓获,在日军 和汉奸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下,时任沛县区委书记 和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大队教导员的饶祥厚同志坚贞 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英雄气概。经党组织 营救释放出来后,饶祥厚同志已经奄奄一息,终因伤 势过重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父亲牺牲以后,祖父 祖母悲痛过度,相继在一年里去世。在年仅10岁的 饶承志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1942年,在时任湖西 专区武委会主任的李公俭叔叔(与饶祥厚同志同于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一起从事党的地下 工作和武装斗争)的安排下,把年仅14岁的饶承志 从敌占区送到解放区湖西革命烈士子弟中学念书, 叔叔李公俭再三叮嘱长大了要参加部队,参加革命, 继承父辈遗志,并亲自将饶传钵改名为饶承志。从 那天起,饶承志同志就牢牢记着父辈的教导,要继承 父辈的革命遗志,要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1943年 8月,仅15岁的饶承志就志愿参加了八路军,历任 冀鲁豫军区11军分区微山湖地区湖西挺进支队通 讯员、连文书,十三团警卫员、司务长;1944年12月 在战火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中国人民解 放军山东省鲁南军区历任特务营书记、排长、文化干 事;1949年在三十五军区-0三师三0七团三营九 连历任政治指导员;1951年在浙江军区105师政治 部任组织干事(营职);1952年在华东公安17师政治 部任党务助理员(营职)等职。饶承志同志在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 战役的数百次大小战斗,在战斗中二次负伤(授予三 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荣誉证书)。1950年,在浙江金 华分水地区剿匪的战斗中,时任三十五军区-0三 师三0七团三营九连政治指导员的饶承志同志,率 领连队多次化装便衣深入敌巢,英勇战斗,一举剿灭 匪巢,活捉反共救国军副司令、情报处处长等大小匪 首多名,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粮食等。1950年12 月,饶承承同志被浙江军区政治部授予二等功。 1954年,饶承志同志响应党的号召,由华东军区师 政治部转业到地方搞文化宣传工作,任华东戏曲研 究院政治辅导员:1955年任上海市越剧一团团长; 1958年任先施游乐场工作组副组长:1959年任黄浦 区文化局剧团管理科科长;1960年任中共黄浦区剧 团联合支部书记(八个剧团);1964年任中共黄浦区 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任职期间,坚持和发扬了党 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路线和方向,坚持不懈地抓了文艺宣传队伍的建设, 并先后率团携带传统和新创作的剧目慰问前线指战 员和向工农群众汇报演出。由于成绩显著被评为 “市级革命残废军人积极分子”。1969年10月,因中 苏边境珍宝岛事件,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 霸”的伟大号召下,饶承志同志被调黄浦区人民防空 指挥部从事人民防空工作,担任办公室主任、党组织 书记。饶承志同志在从事人民防空工作的19年中,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呕心沥血地贯彻中央关于 “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人防 建设方针,经历了从“发动群众、土法上马”到成立 “专业队伍、专业施工”的艰辛发展过程。由于黄浦 区人防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成绩显著,黄浦区连 续二次被评为全国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先进单位,饶 承志同志在1983年和1987年先后二次出席了全国 和南京军区的人防工程平战结合会议,并在会上作 了经验介绍。饶承志同志在担任黄浦区人民防空办 公室主任的19年中,为培养党的事业接班入,言传 身教、呕心沥血。他十分注重从政治上、思想上、业 务上培养人才。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多名同志走上 了系统行业、街道、区委、市局的领导岗位。有的青 年摔了跤犯了错误,在他耐心教育下,终于浪子回 头,成为业务与工作中的骨干。饶承志同在江苏人 民出版社出版的《永存的纪念一缅怀李公俭同志》一 书中,饶承志以怀着对叔叔带领他参加革命的感恩 之情,发表了一篇题为《我的革命引路人》的文章。 由于饶承志同志杰出工作,1980年当选为黄浦区第 六届政协委员和黄浦区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 1986年当选为中共黄浦区第三届代表大会的党代 表:1987年当选为黄浦区第九届人大代表。1988年 5月光荣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