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洲副主任军医。男,汉 族,1931年7月出生,山东烟台 人,1947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 1949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曾 任一七六医院传染病科主任。 主要业绩:在战火纷飞年代, 在共产主义旗帜和革命进步思想 号召下,毅然弃学从军,奔赴革命 战场。经党的教育培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从党的命令,遵守党的纪律,始终和党 中央保持一致,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为祖国解放事 业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贡献自己的青春,受到组织信 任和表彰。入伍后,随胶东野战医院奔赴山东各个 战场,转战海阳、莱阳、潍县、济南和淮海等战场,“救 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战斗环境工作条件差, 住老百姓简陋小屋里,无床铺,更无电灯,打草铺,点 油灯,伤病员席地而卧,因陋就简换药治疗,看护员 夜间和伤员睡在一起(有事随时叫醒),医务人员就 这样完成战时后勤保障伤病员的收容,转运治疗任 务。1948年6月,胶东野战医院改编为“华东第一后 方医院”。1949年9月,随着形势发展,华东战场、战 斗已基本结束。为响应毛主席向大西南进军的命令, 他们一路边走边收容伤病员,还边治疗,挺进大西 南,到达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卫生部驻地(编为卫生部 直属所)。直到1950年10月,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直属所奉命组建“东北军区第五医院管理局第六医 院“。医院建成后,乘汽车、轮船、火车昼夜不停开赴 东北黑龙江佳木斯一带安营扎寨,迅速开展收容志 愿军伤病员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全院5个所,展开 1500张床位,冻伤伤员特别多,人少工作量大,每天 工作都在十小时以上。1951年5月,六院改为“中国 人民解放军第33陆军医院”,时任医务处助理员。 1956年5月,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历史使命。 医院进行调整后,又奉命调到福建前线,医院改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预备医院”(现180医 院)。同年调学校学习。1961年毕业第四军医大学, 分配福州军区第176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1973年先后上海瑞金医院传染病科进修,福建中医 学院西医学习中医培训,从事军医、主治军医和科主 任工作。临床科研论文《麻疹并发症31例临床分析 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8例临床报告及暴发型肝炎 病因探索》等论述,载于福州军区《流行病学》和《医 学资料》杂志。革命生涯中,由一个无知的学生成长 为忠实的人民战士,革命征途中,坚决贯彻党的方 针、政策,以身作则,一身正气,圆满完成党的工作, 先后立三等功二次,1984年获“优秀党员”称号。 1956年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一生真正 体验了“解放军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 去,哪里艰苦哪安家”这句名言,其实又何止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