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修男,汉族,1931年2月出生,初中文化,山 东省龙口市芦头镇王家庄人。1945年10月入伍,1949 年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原任陆军第76师教导队副 队长,行政17级,副团职待遇。 入伍后,历任战士、警卫员、司号员、班长、排长、参 谋、副队长等职。曾荣立二等功5次,三等功2次,获 胜利功勋荣誉章1枚。1982年10月离休。 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4野进关时,王元修在121 师363团司令部任司号员,被分配到4股,跟4股股长到前面设营。当时部队 刚从塔山撤出阵地,都很疲劳,加上进关任务紧急,每天行军在100至180华 里。他每天除行军外,还要帮助股长做好其它工作。要安排好各机关的办公 室和人员住处,要组织协调房东给干部战士烧水(饮用和烫脚用),要领送干部 战士到各自的房东家,要掌握部队的休息和出发时间。当时尽管自己脚上也 打了很多泡,但自己的事自己没有时间管,总是要先把部队的工作干好。在平 津战役前夕,机关党委先后给他记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1950年,王元修在363团2营任司号班班长期间,我41军121师363团奉 命扫除盘踞在广东南沃岛的敌军一个营和地方还乡团及敌县大队共1500多 人。在一个暴风雨天,由海山岛起渡,向敌占岛屿前进,由于风狂雨暴,他们船 头上的麻包浸在水里,船内进水,前进速度缓慢,并有几条船被海浪打翻。王 元修向营长、教导员建议,卸掉船头上的麻包,减轻船头重量,减少翻船事故, 增强船只前进速度。此建议果然奏效,当时,电台被海水、雨水浸泡,指挥失 灵,只有靠他的指挥号指挥战斗。特别是争夺滩头阵地时,敌我火力相差悬 殊,他的号音是敌人打击的重点。他时跑时躺,利用各种业务动作发出指挥信 号,使我部队准确有效的存击敌军。在此次行动中,由于大部分战士是第一次 参加海上作战,又加上风大浪高,许多人晕船,登陆后行走困难。他就帮助拿 东西、背武器,推拉着战士上山。直到第二天中午,我军打到南沃岛县政府,彻 底粉碎了敌匪。王元参荣立战斗二等功1次。 1964年王元修在33师任通信参谋期间,带领本师和77师通信骑兵参加 济南军区大比武。在通过敌人炮火封锁区、通过障碍(八个障碍物)、实弹射击 (步枪9发、冲锋枪12发、手枪8发)等三个比武项目中均成绩优秀。尤其是 实弹射击百发百中,受到罗瑞卿、杨得志等首长的好评。被济南军区评为一等 奖,王元修所在的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