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基男,汉族,1931年10月出生,初中文化, 山东省龙口市东江镇东江村人。1947年6月,参加革 命工作,1949年12月入伍,1947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 党。原任福山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行政16级,正团 职待遇。 1947年6月,赵鹏基中学毕业,任小学教师、1948 年秋在华野九纵担架团任班长。1949年12月转业入 伍。历任参谋、副科长、副部长等职。曾荣立二等功1 次,三等功1次,获胜利功勋荣誉章1枚。1982年8月 离休,1988年11月人住芝罘区第二军休所。 1948年冬,赵鹏基在华野九纵担架团2营6连任班长。部队在向淮海战 场开进中,为了隐蔽接近敌人,达到突然作战的目的,昼伏夜行,每夜80余里, 有时昼夜兼程120余里。时值冬季,夜间经常涉水过河,两腿冻得麻木,但照 样走路。担架团除自身装备外,还要为作战部队携带弹药和攻坚用的大木梯 子,每人负重50斤以上。赵鹏基年仅17岁,他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重 担抢在肩,遇险冲在前。有一次,夜间和汽车部队同路前行,在转弯处一辆卡 车方向盘失灵,赵鹏基和他们担架班的几个同志,被卡车撞进路旁泥沟里。赵 鹏基的腿被卡车压人烂泥中。在他被抢救出来后,腰部和左腿皮肤被撞裂,血 肉模糊,疼痛难忍。首长让他坐担架,他坚决不上,拄着木棍忍着疼痛跟部队 前进。按时到达了上级指定的地域。 在围歼黄伯韬兵团的碾庄战斗中,转运伤员,他们班走在最前头。有一 次,拂晓时通过一条河道,由于向导失误,行至桥中,浮桥突然陷落。赵鹏 基和3名担架员抬着的伤员一同落人河里,河水2米多深,他们4人在水中 一手抓住桥板,一手举着担架,拼尽全力不使伤员落水。在后继人员的救助 下,确保了伤员的安全。上岸后,他们不顾寒冷,冒着敌机轰炸、扫射,在 与部队失掉联络的情况下。沿陇海铁路线,2天1夜,行程150余里,终把 伤员安全的送到野战医院,圆满完成了护送伤员的任务。淮海战役结束后, 他荣立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