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源 男,汉族,1926年11月出生,高小文化,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办事处西关村人。1949 年4月入伍,197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原任成都军区 第38陆军医院技师,技术9级,行政17级,副团职待 遇。 入伍后,历任看护员、文书、技术员、技师等职。曾 荣立三等功1次,获胜利功勋荣誉章1枚。1984年4 月离休。 1951年3月,王宝源在东北军区第29陆军医院2 分院x光室任见习员。当时的二分院位于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沿线的一面坡 小城,医院设备简陋,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条件艰苦。就放射室而言,整个分院 2000多张床位,仅有1台x光透视设备,还与远在海林的3分院合用;2个分院 400多名医务人员中,懂得x光透视、拍摄和洗片技术的只有2个人;一面坡又 是个小县城,电力供应非常紧张,透视工作常常被安排在晚上。在从事放射工 作最初的几年里,由于2分院一半以上的透视任务集中在晚间,每人每天平均 40多个部位的透视量外加洗片,王宝源和另外一个人经常要忙到深夜甚至凌 晨。尤其是冬天,只要过了晚餐时间,饭菜一会儿就变得冰凉,因业务忙而吃 不上热饭对他们来说已是习以为常。每个星期天,放射室的人都要带上设备 乘火车到海林的3分院开展工作,一来一往,只有坐火车时,他们才能真正休 息一会儿。由于长年累月与x射线打交道,加之医院的防护条件差,王宝源的 白血球时常降到3000以下。身体的抵抗能力差,感冒发烧就成了家常便饭。 但王宝源不叫苦、不喊累,始终坚持在浑身乏力的状态下超负荷工作。当时, 透视用的底片从国外进口,为少出废片节约国家外汇,王宝源在繁忙的工作之 余,仍不忘钻研冲洗业务,不久成了科里洗片的行家里手。初到放射室那会 儿,x光机出现故障要等总院派人来维修,不仅影响患者的及时诊治而且费力 耗时,王宝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查找资料自学维修技术,很快确保了.机 器常年全天候使用。1953年,经所在陆军总院批准,王宝源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