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福仪同志简介:

姜福仪男,汉族,1927年8月出生,初中文化,山 东省海阳市发城镇槐树底村人。1946年10月入伍, 1947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原任蓬莱市人民武装部 部长,行政16级,正团职。 入伍后,历任通信员、侦察员、副班长、班长、副排 长、排长、参谋、副连长、股长、副参谋长、部长等职。曾 荣立三等功9次,四等功4次。获胜利功勋荣誉章1 枚。1982年8月由退休改离休,1986年6月人住蓬莱 市军休所。 1949年3月初,姜福仪被抽调到27军渡江先遣侦察大队,在安徽省无为 地区展开了战前侦察。当时,姜福仪在五班,他们白天先观察渡江的最佳路 线,到了夜晚,趁夜幕的掩护,偷渡过江,深入到敌后侦察。为了隐蔽,他们先 乘大船到江中心,再分乘菱角船,悄悄地划到对岸。这种菱角船是当地老百姓 摘菱角时用的椭圆形木制盆,仅能乘坐两人,体积小,灵活、方便,但在湍急的 江面上很难掌握。在渡江过程中,如果被敌人发现,不得不掉头回岸。但是, 侦察英雄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五渡长江,深入侦察。 渡江后,姜福仪发挥了灵活机智的特长,在侦察中,屡打头阵。他化装成农民, 对江防、兵力部署、道路、河流和桥梁等进行侦察;化装成渔民,对江边的火力 配备和明堡暗哨进行侦察。一天傍晚,发现3个敌人从舰艇上下来后进了村, 他和六名战友火速跟上,趁其不备,将敌一名艇长和两名卫兵俘虏,获得了重 要情报。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打响了。由于情报准确,长江天险被我军全 线突破,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战后,侦察五班被军授予“渡江英雄班” 称号。 1951年夏天,在抗美援朝第5次战役打响前,五班奉命查明敌情,姜福仪 任捕俘组组长。任务明确后,他们趁着黑夜偷渡昭阳江。昭阳江水流湍急,地 势险恶,危险性很大。渡江途中,一位战友脚底一滑,他们伸手没拉住,瞬息间 眼睁睁被江水卷走,无力抢救,只能忍痛继续前进。过江后,不知不觉又拌响 了一颗照明雷,把上空照的通明,敌人的机枪也向他们疯狂扫射,探照灯在他 们上空和地面上不停地搜索。坏事变成了好事,他们迅速卧倒在草丛里,借机 侦察敌人的火力点和地堡。等四周暗下和枪声停后,他们又继续前进。当快 到敌指挥部时,发现前方有一个哨兵。别看姜福仪身高只有1.58米,在班里 是个“小不点”,可机智勇敢,悄然无声地摸过去,乘敌不备,来了个猛虎扑食, 抓住敌右手后拧按倒,另一名战士就势抓住敌左手,将敌俘虏。返回途中,徐 忠勤不幸踏响了地雷,当场牺牲,另一同志也负重伤。他们抬着战友的遗体, 搀扶着重伤员,押着俘虏,时刻躲避着敌人的火力追击,悄悄地返回了部队,圆 满地完成了侦察任务。战后,荣立三等功1次。 1960年5月,西藏军区和南疆军区联合发起了围歼西藏叛匪的阿里战役, 姜福仪时任侦察参谋。他率领一支6人组成的精干小分队,配备了翻译和向 导,化装后,深入匪占区,进行侦察。乍一看,姜福仪大眼睛、高鼻梁真象个小 个子西藏人。为了不暴露,他们昼伏夜行,很快到达了叛匪聚集的昆木加地 区。昆木加属高原气候,缺氧,冷热交加,头痛难忍。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忍受 饥渴,不顾疲劳,白天隐蔽在山头进行观察;晚上,抵近目标,进行侦察。通过 潜伏侦察,发现了叛匪混在藏民中的重要情况,并侦察到了敌人的火力配备。 经过6个昼夜往返300多公里的艰苦侦察。他们详细地了解了匪占区的全部 情况,并绘制成了要图,为围歼残匪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平叛后,西藏军区给 姜福仪记三等功。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港城军英

我是姜福仪的晚辈

入驻晚辈
  • 港城军英
    港城军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