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平同志简介:

万平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大学文化,安徽 省凤台县焦岗区孤堆乡金庄村人。1949年9月入伍, 1951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原任内长山要塞区后勤 部政治处副主任,行政16级,正团职待遇。 入伍后,历任工作员、记者、助理员、学员、干事、副 科长、副政治委员兼主任、副主任等职。曾荣立二等功 2次,三等功5次。获胜利功勋荣誉章1枚。1983年2 月离休,1989年11月人住蓬莱市军休所。 抗美援朝4次战役时,万平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26军战旗报社任见习记者,时年刚过22周岁。当时,万平害了一场大病(腥 红热),连续几天高烧不退,饭水难进。病刚痊愈,便奉命南下三八线,随军采 访报道。刚到部队的第一夜,便要翻越朝鲜东部的一座高山。据当地群众讲, 这座山上下各四十里,加上大雪不停,行走越来越难。万平因大病初愈,身体 虚弱,爬山一开始便觉得头重脚轻,两腿发软,浑身上下里面流汗,外面结冰, 但他咬紧牙关,一步不落。下山时,路滑,虽小心翼翼,但稍不留神就摔上一 跤。就是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一夜急行130里,按时到达了宿营地。以 后,又连续几夜急行军,终于跨过了三八线,来到了距汉城约20公里的南朝鲜 重镇议政府,随狙击部队志愿军第78师233团2营指挥所进行采访报道。狙 击大战打响前,他冒着激烈的炮火,走访该营所有连队班排的阵地。当时,战 士们正在紧张地挖壕沟、修碉堡,写保证书,决心“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 亡”。战士们斗志昂扬,满怀胜利信心,使他倍受鼓舞。一天,刚吃过早饭,敌 人大规模的攻势便开始了。炮弹像雨点似的落在我军阵地上,敌炮兵校正机 (战士们叫它老油条)一刻不停地盘旋在我军阵地的上空,指挥其排炮从山顶 打到山下,又从山下打到山顶,再加上敌机的轰炸扫射,我军阵地上到处弹痕 累累,一片火海。万平和坚守在战壕中的我军指战员一道,连续击退敌步兵的 集团冲锋。这一天,我军和敌军都有重大伤亡。而万平这时正带着浑身的硝 烟,在碉堡中忙于采访在营指挥所亲自指挥的副团长田凤惠,成稿后,连夜送 回了军部。这场狙击战一连打了三十八个日日夜夜,万平写了一首小诗:“硝 烟滚滚漫乾坤,地动山摇日色昏。美帝疯狂逞淫威,铜墙铁壁志愿军。”这期 间,他采写了数篇战地通讯,除军战旗报采用外,还被志愿军第九兵团《长江 报》采用,一发到前线的各阵地。在前沿阵地上,最使万平难忘的是绿阳里,最令 他崇敬的是“李胜堂排”。战斗间歇时,他怀着激动的心情,采访了这场惊天 地、泣鬼神的战斗。绿阳里是紧靠议政府西北角的一座小山丘,山脚下有两条 大道向前伸展:一条西北行,可直通朝鲜首府平壤;一条东北行,可直通朝鲜东 海岸重要军港元山。绿阳里象钉子一样钉在这里,美军北犯,拼命想要拔掉这 颗“钉子”。第一天,敌人用成吨的钢铁倾向这小小的阵地,大约2个连的兵 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守卫这座小山的李胜堂排发起了3次进 攻,这个排虽遭重创,但却大量的杀伤了敌人,仍然坚守着阵地。夜幕降临的 时候,万平经再三恳请随教导员李自等同志冒着激烈的炮火来到了英雄的阵 地上。他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友们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并向他们真诚地 表示,他将尽最大努力用最快的速度把他们的事迹向全军报道。第二天上午 9点钟左右,敌人猛烈的攻势又开始了。经过几次炮火轰击和集团冲锋,除丢 下几十具尸体外,仍未能占领我军阵地,后来4辆坦克爬了上来,对我军阵地 进行反复轧碾。李胜堂排的英雄们子弹、手榴弹已经打光,有的牺牲在坍塌的 掩体内,有的跳出掩体与敌人进行肉搏,而排长李胜堂则与敌人抱在一起同归 于尽了,最后生还的只有一名河南籍战士张金海。战后,万平为这个英雄排赶 写了一份完整的材料报到了军部,26军授予这个排“战斗模范排”的光荣称 号。万平荣立二等功。 4次战役中,美军使用了装备最先进的空降兵团,向我军阵地空袭。当 时,万平所在的78师233团阵地就3面突出在敌军阵前,不得不连夜冒雨后 撤。后撤时要翻越一座大山,因一时找不到向导,万平便自告奋勇当了向导。 因为白天他刚爬过这座山,认识路。天黑下来,万平走在部队的最前面,大队 人马开始爬山。半路中,雨越下越大,天色越来越黑,后边的人看不清前边的 人,前边的人也看不清后边的人,只好一脚高一脚低地摸索着前进,行动非常 迟缓。到达山顶时,他们的衣服、背包全被淋湿,幸好没被敌人发现,没有遭到 敌人炮火的袭击。万平圆满地完成了向导任务,一篇新的报道也在脑子里构 思而成。为此,万平荣立了三等功。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港城军英

我是万平的晚辈

入驻晚辈
  • 港城军英
    港城军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