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荣萱(1915-1987)长清人。 1936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1 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6月加入中国 共产党。曾任武汉军区司令部防化部 部长。在武昌病逝。 董荣萱原名董世华。男,汉族,1915年5月出生,山东长清人(现为济南市长清区),1936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军区司令部防化学兵部部长(副军职)。主要业绩:董荣萱同志出生 于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爱国意识强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在济南、北京、西安和家乡长清县等地积极从事革命宣传和爱国学生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济南高、中等院校学生赴南京请愿,要求抗战。从山东省立一中考入北平师大附中读高中时,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并于1936年6月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9月,经我地下党介绍,易名“朱涛”参加东北军学兵队,在东北军105师2团任宣传队中队长,从此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西安事变”后,曾离开东北军参加了红军,后因落实我党团结东北军的政策,经彭德怀、杨尚昆等领导做工作返回东北军。“七七”事变后,他毅然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于1937年11月加入八路军,1938八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董荣萱同志加入八路军后,在山西临汾八路军学兵队、129师、山东纵队六支队、115师教导大队、抗大第一分校等部,历任学员、干事、指导员、抗大教员等职。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参加过多次战斗,尽心尽力从事军队干部的培训工作,在战争年代中为党和军队的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辽东军区军政干校教育处副主任、政治处副主任,辽东军区第八医院和第三医院政委,四野后勤军械部政治处主任等职。1949年任四野后勤部军械部政治处主任、军械部政治部副主任,1950年任四野后勤衡阳办事处政委(师级),尔后任解放军第一速成文化学校政委、中南军区后勤行政经济管理处处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办公室主任、武汉军区司令部防化学兵部部长等职。在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中,他工作勤恳,兢兢业业,带病勇挑重任。担任军区第一任防化学兵部部长,为开创新兵种的建设付出了心血。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董荣萱同志立场坚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具有坚强的革命信念。在战争环境中,他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勇于献身;在历任的各级行政和党内职务的岗位上,他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作风踏实,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离休后,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家乡建设。在十年动乱期间,他敢于站出来同反革命集团及其迫害老干部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他对子女要求严格,教管有方。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一再表示丧事从简,并嘱咐把遗体献给祖国的医学科研事业。在他革命的一生中,始终保持着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具有的光明磊落、克勤克俭、奋斗不息、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董荣萱同志参加革命以后,曾多次受到组织的表彰和奖励。1955年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上校军衔。董荣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业绩在中共中央资料征集委员会东北军党 史小组第二和第三期简报、《东北军学兵队史实》、山东省长清县革命历史文件中均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