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洙同志简介:

孙宝洙《1883_1962》,字鲁泉,平邑柏林镇人。孙氏祖居费县四区东武安村,其父孙殿立经商致富,占地一千三百多亩。其家族四代单传,视孙宝洙为掌上明珠,幼年就送私塾读书,尔后去济南正谊中学堂就读。1906年毕业,由学友仁兄孔曙光引荐入曲阜书院深造,于1910年毕业,孙学业有成,本应官厂谋职,但因家中父母年迈,又无男丁继承家业,因此遵父命回故里经营家业,,他18岁成家,先后娶妻妾四房,即原配杨氏、继配邵氏、宋氏、闻氏,生有7子5女12个孩子,继承祖业后,由于博才多学,善于理家,先后置地达四千余亩,并扩建了好几处酒店,油坊,曲阜,济南也有店铺,房产有9处,220余间,家丁100多名,雇佣长工100余人,其人家业虽大,但深明大义,乐善好施,富有名族正义感,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声望,1917年,孙宝洙,被国民政府聘任为山东省议会会员,在任职期间,热心兴办公益事业,尤其关心乡里教育事业,在故里联系族人孙殿祯捐资办学一处,1918年又个人捐大洋1000块,土地100亩,重修了前贯庄东山书院。1928年,国家战乱,土匪刘桂堂真个费县民不聊生,人民纷纷逃离家园,不少难民都投奔东武安住围子,以求生存,宝洙为拯救灾民于水火,舍衣舍饭,周济难民,并收养二十名孤儿,1934年,黄河决口,嘉祥、鱼台、汶上三县二百多户灾民来东武安逃荒,他全部接纳,并对老弱残疾,给予照顾。洪灾过后,又送给钱粮让他们回去度荒,灾民回去之后,为答谢其救名之恩,派专人送来木匾一块,上书八个大字:“善举纯洁,善始善终”,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暴发了,全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同仇敌忾,一致抗日。孙宝洙富有爱国精神,在抗日战争中,他响应“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号召,始终坚持抗日亲共的立场,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出钱、出粮,为八路军游击队等供应给养,积极支援抗日战争。1938年,黎玉率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来费县领导人民武装抗击日寇。是年腊月,八路军抗日游击第四支队驻扎在万寿宫和柘沟村,孙宝洙主动邀请该支队的文艺宣传队进村搞抗日宣传,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烙狼》等十几个抗日救亡剧目。演出前,宣传队负责人孙陶林首先演讲,他以深入浅出的道理,号召各阶层团结一心共赴国难。其激昂地演讲和宣传队精彩地表演深深打动了群众的心,引起了孙宝洙和武安村村民们的共鸣,孙宝洙带头出钱出粮,村民们积极响应,为抗日游击队筹集军需给养,支援抗日。1938年,黎玉率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来费县领导人民武装抗击日寇。是年腊月,八路军抗日游击第四支队驻扎在万寿宫和柘沟村,孙宝洙主动邀请该支队的文艺宣传队进村搞抗日宣传,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烙狼》等十几个抗日救亡剧目。演出前,宣传队负责人孙陶林首先演讲,他以深入浅出的道理,号召各阶层团结一心共赴国难。其激昂地演讲和宣传队精彩地表演深深打动了群众的心,引起了孙宝洙和武安村村民们的共鸣,孙宝洙带头出钱出粮,村民们积极响应,为抗日游击队筹集军需给养,支援抗日。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由于对敌斗争的需要,枪支弹药武器装备匮乏,补给远水解不了近渴。孙宝洙得知这一情况后,果断做出决定:将自己看家护院的全部武器弹药,无偿献给东进支队(短枪100支,长枪180支,轻机枪一挺,子弹30000余发,手榴弹300余枚),支援抗日救国,彭雄司令员嘉奖银牌一块,铭曰“抗日救国,民族先进”。1948年5月,曲阜解放,孙宝洙携全家逃到南京谋生,1953年在城市人口清查时,被人民政府查出,遣送原籍拘禁审查,经审查其人遂为地主阶级,但确无恶劣行为,群众也纷纷出来作保求情,1956年,人民政府将其宽大处理释放回家。1962年1019日在故里东武安村病逝。(张宗云)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孙宝洙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