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廷勋同志简介:

高廷勋,字铭阁,生于1904年,卞桥镇北安靖村人。高廷勋幼年时,迫于生活,经常随父亲到山上采药。耳濡目染,幼小的他就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兴趣。1913年,经本族一位长辈介绍,高廷勋到平邑泰元堂的药铺当学徒。这是他药工生涯的起点。第二年,10岁的他被当地私塾先生高步亭收作学生,他边学习文化,边做药铺学徒,长进很快。逐渐养成了勤劳、豁达、坚韧的性格。他的父亲高起昆临死前,把祖上传下来的一部药书传给了他。这部药书载有中草药的图解、产地、药性,有单方、验方和制药方剂。他系统地学习,认真地研究,逐渐成了泰元堂的顶梁柱。在泰元堂干了15年,由于老东家去世,少东家接任,泰元堂的经营逐渐走下坡路。后来实在干不下去了,高廷勋不得不离开泰元堂。不久,高廷勋被平邑六合堂的阎嘉秀请去,做了六合堂药店的掌柜。他在这里充分施展了才华,得到了六合堂老板的尝识和重用。后来,日寇侵占了平邑,药店被砸,中草药被抢,六合堂被迫解散。之后,高廷勋创办了自己的店铺,取名为“同德堂”。由于他善于经营,又能吃苦,同德堂很快打出了名声。在同德堂,高廷勋用心经营,生意日见红火。他选材地道,同德堂所需药材大都从原产地购进。他以德服人,同德堂的伙食在当时商号中是最好的,一日三餐,顿顿有三四个菜,一星期吃的饭菜不重样,高廷勋虽然是老板,和员工一个锅里吃饭。注重研制新药,同德堂研制的新药在当地最多、最全,时有中草药1000多个品种,如“紫雪散”在当时以用药珍贵、 配药精准、 工艺复杂而著称。丸药最多时达30多个品种。各种中药的加工制作技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当时河南的药商都到这里购买“六味地黄丸”。经营药材达到1000余种,中成药100多种。金银花、全蝎等药材销到了广州、 天津、济南、兰州和上海等地。特别是金银花的开发与利用,高廷勋的同德堂功不可没。由于制药用量的加大,促进了平邑金银花的大发展。   战争年代,高廷勋带头捐钱捐药,支援革命。1940年秋的一天,八路军交通员高化民到同德堂为部队购药,因骑着一辆从伪敌团长手里缴获的自行车,被伪军认出,抓住关进了伪团部。高廷勋闻讯后,费尽周折,花重金买通敌团长,救出了高化民。1944年的一天上午,同德堂来了一位买药的小男孩,高廷勋给他配完药,小男孩付款时拿出北海票子,(北海票是八路军来到沂蒙山区印制的钱币)正好被旁边一位国民党兵看见,他举起枪就要打死小男孩,高廷勋忙从柜台里跳出来,一把拉住国民党兵说:“老总,他是小孩,不知从哪里捡来的票子,你饶了他吧”。伸手从兜里掏出6块大洋,递给那个国民党兵,放过了小男孩。那小男孩长大后,成了解放军一名军官,谈起此事,那人充满了感激之情。1949年闹春荒,他的夫人和四个孩子及抚养的孤寡婶子都饿着肚子,高廷勋却拿出3000斤粮食救济灾民。入社后春耕,平邑城关一村缺少耕牛,高廷勋知道后,就叫二掌柜买了一头牛,送到了一村。   1955年,山东省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初步规划意见刚刚出台,高廷勋就把辛勤经营多年价值3.5万元的同德堂无偿捐献给了国家。1956年,中国药材公司山东省平邑县分公司成立,高廷勋任副经理,他配合经理认真做好所分管的业务工作,深得同事好评。这期间,他着力做平邑金银花的宣传和推广工作。1964年平邑县药材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金银花、全蝎等地产药材出口已占据全国首位。这年,高廷勋退休回家。1981年,临沂市药材公司聘请高廷勋为中草药传统炮制和贵重药材鉴别顾问。他认真负责,从不马虎。1984年9月,他当选为平邑县第二届政协委员。1985年12月,国家医药管理局对高廷勋在发展传统医药学工作中做出的贡献给予表彰,颁发了老药工荣誉证书,彭真委员长题词:“光荣的老药工的经验,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宝库”。1987年5月,高廷勋当选为平邑县第三届政协委员。1988年病逝,享年88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高廷勋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