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9 月生于金乡县城东南40 余里孔集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家庭阶级成分为中农。1938 年底,八路军主力部队到达湖西地区,金南、单东、丰北一带即成为抗日根据地。群众抗日组织组建时,他是本村第一位儿童团长。不久,他进入本地韩阁抗日小学学习,他的父亲为这个小学的教员之一,同时又是抗日民主政府的参议员。1941―1942 年间,后来成为山东省检察长的李广德在他家里养病,与他住在一个屋里,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给他讲些革命道理或历史故事,使他深受教育,对他以后的成长有很大影响。例如,当时他的父母正在商量给他找媳妇,李广德得知后,诚恳而郑重地指出:“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读书,他自己的事,将来由他自己解决。你们现在不要操这份心事”。他的父母听了李广德的劝告,从此以后再也不提此事,而是想方设法使他能够在战乱中继续读书学习。1942 年底日寇对湖西地区进行残酷大“扫荡”,在他村北的霄云东、三皇庙、王楼、周小楼等修了碉堡,日寇、汉奸经常出来抢粮抓人,打仗成了家常便饭,他们的抗日小学垮了。他的父亲于1943 年把他送到了属于单县的曾庄抗日小学学习,入了高小班。1944 年初,他父亲又把他送到属于湖西要地中心的汪楼抗日完小读书。汪楼的政治氛围甚浓,他与当时的《湖西日报》编辑苗春亭、张涛等同往在孙家大地主的东楼上,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读了一些社会科学和党的基本政策的小册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很受教育。1944 年6 月在汪楼小学入党。汪楼小学的教师们,政治强、水平高,使他能够较快成长。 1945 年2 月,他考入湖西中学,如鱼得水,进步很快。他在学生中担任区队长。日本投降后,他参加了湖西中学赴砀战地服务团,被指定为副团长,颇受锻炼。1946 年2 月,他被从学生中调出,担任七二级班主任,成了湖西中学的一名政工干部。其实,当时他只有十八岁,环境使他早熟。此后,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他都在湖西中学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担任班主任、教导员、政治教员等。由于湖西中学的领导和大部分老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从领导和老师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能够健康地较快成长。 1949 年平原省成立后,他任平原省立阳谷中学教导员兼政治教员。1951 年8 月调平原省教育工会任文教部负责人,除主持编辑出版《平原教工》外,主要是发现、组织、介绍和传播全省中小学教师中好的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在组织能力方面,颇受锻炼。 1953 年1 月调北京航空学院政治辅导处任秘书,使他有机会听了诸多名人的报告或讲课,如许涤新、薛暮桥、狄超白等所讲的政治经济学,艾思奇、孙定国等所讲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和唯物辩证法,张如心、何干之等所讲的中共党史,范若愚、傅清华等所讲的苏共党史和某些经典著作,胡绳的专题报告《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田家英所讲的介绍《毛泽东选集》一、二卷,还有中宣部、外交部、新华社等一些领导同志所作的形势报告等等。如饥似渴,拼命吸收,拼命思考,以至累病。他不仅从这些报告和讲课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或者说更主要的是从中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治学方法,思路大开,进入了一个新的思想境界,自认为有了飞跃性的长进。这为他后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1954 年夏,他被任命为北航中国革命史教研室副主任。此后,直至“文革”前的1966 年上半年,他曾担任讲师、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北航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调查研究室主任、学院办公室主任、院党委委员等。在此期间,他根据院党委的要求,经常给全校师生作大型报告,颇受师生认可。由此他在北航有一点小名气,他说:“甚至有认为我是院领导成员,哪里事?我只不过是个中层干部而已。”“文革”中被打倒,他定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又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解放”后下放干校劳动。北航恢复招生后,又被调回学校,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北航建立社会科学系,任该系系主任。他曾开设和讲授的主要课程有: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代史、党的建设以及一些经典著作的专题讲座等。系主任的职务,要求对系内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提出一个完整而科学的体系,没有相应的学术功底和广泛的理论基础,是不行的,他做到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他感到必须有大批的新生力量冲上去,他主动提出退出领导岗位。1991 年以行政司局级办理了离休手续,进入老年队伍的行列。 他说:“我没有上过大学,甚至连高中也没读过,在解放区的中学里只读了一年,可是,几十年来,去一直在教育战线上走过来了”。北航是个名牌大学,集中了我国大批最有权威的航空专家,她的学生都是经过严格政治审查收进来的。在这样一个学校里的政治教育讲坛上,能够在数十年内站得住,站得稳,而且成为它的核心领导骨干,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同,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没有相应的理论功底,是难以办到的。他说:“我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勤于学n,勤于思考,既要拼命地大量阅读,大量占有,大量积累,又要对重要文献和关键性经典著作下死功夫精心钻研、熟读,力求得其真谛。同时运用列宁、毛主席所倡导的综合分析法,反复思考,务求从总体上把握问题的实质,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他开玩笑说:“这也算是我能够在这个领域立足的经验罢”。 他又说:“回首往事,几十年来,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培养了一些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特别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带的那几批学生,基本上都成了共产党员,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大都是所在单位的领导骨干,还撰写或主编了几本与政治理论教育相关的书。二是对中共党史中的重大历史悬案之一“湖西肃托事件”进行了数年的调查研究,终于弄清了事件的全过程和真相,否定了多年的既定结论,提出了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性意见,经原湖西郭影秋、陈璞如等几位主要领导同志的推荐,被山东省委采纳,对这一重大事件重新作出正式决定,上报中央,中央批准后,特发全党执行,使这一曾经震惊全党的历史悬案终于从政治上得到彻底解决。“当然,这两件事,并不全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都是集体力量的贡献,我只是倾全力从事此事并加以组织罢了”。 他今年已经八十二岁,仍然思路清晰。离休后他为自己定了务必坚守的九条原则。主要是: 1、坚定共产党人的根本信念,入党时的誓言决不动摇。晚节自重。 2、在政治生活中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像当年学习毛泽东思想那样,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以此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对社会上流传的千奇百怪的“高论”,始终保持警惕。 3、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恰当定位。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又是个普通群众。视摆老资格、倚老卖老为低级趣味;视以贵族自居,高人一等为政治上的堕落。关心社会最底层劳动群众的生活状况,并自觉与他们站在一起。 4、对原单位的领导人员,能帮忙则帮忙,但决不帮倒忙,更不添乱。 5、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科学养生,管好自己,愉快地过好每一天。 6、勤于阅读,勤于思考。(吕凌飞 朱文明 李文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