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久同志简介:

张芳久(1913-1939),原名张万春,又名张奉举,陕西人。他出生贫苦家庭,从一个放牛娃参加了红军,曾任红二十六军连长、营长等职。1937年初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初毕业后,分配到中共苏鲁豫皖特委,任徐东南区区委书记。5月,徐州失守后,徐东南区委撤销,成立了中共苏皖工委,张芳久任组织部长、副书记。1939年2月,中共苏皖特委根据党中央关于“巩固鲁南,向苏北发展”的方针,派张芳久、高兴泰、戴曦三位同志来到淮涟地区恢复和重建党组织,发展抗日武装,领导民众进行抗日斗争。随后即成立中共淮盐临时工作委员会,张芳久任工委书记。张芳久虽然年轻,却很有胆略。他穿梭于各派势力之间,恢复党的组织,创建抗日武装,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使淮阴的抗日斗争在党的领导下得到蓬勃发展,为主力东进淮海、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做了组织上、军事上的准备。在张芳久的领导下,不到一个月时间,吴觉、宋振鼎、夏如爱等人在渔沟拉起4股民众抗日武装,人数多达200多人,成立了淮阴抗日义勇队,并在张圩设立总指挥部,吴觉任总指挥,张芳久任参谋长。不久又在涟西地区,成立“涟水民众抗日救国独立营”。3月12日,独立营和抗日义勇队在龙兴寺会合,合编为涟水县民众抗日义勇队。 1939年4月,经苏皖特委批准,撤销中共淮盐临时工委,成立中共淮盐中心县委,张芳久任书记,领导淮阴、淮安、涟水、泗阳等县工作。6月,根据苏皖区党委指示,张芳久集中淮阴和涟水县抗日义勇队以及淮安民众自卫队,在涟水成集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张芳久任第八团政治委员。7月,苏皖区党委决定,将淮属中心县委改建为中共苏皖第地委,张芳久任第三地委副书记。随后,三地委开办苏北抗战公学和随营干校,积极培养抗日骨干,解决干部短缺的问题。7月下旬,张芳久从涟水出发去苏皖区党委途经淮阴县渔沟镇时,夜宿于农户家中。一天的奔走,使他劳累不堪,到了夜晚很快就熟睡了。当时日、伪、国民党顽固派、土匪到处游荡,人员非常混杂,土顽较多,由于走漏风声,顽匪昊仲坚、蒋士功等乘他熟睡之际,用绳子残忍地将他活活勒死。时年26岁。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张芳久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