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克颖(1918.12~1992.2.24),原名洪九,字国范,莒县城阳镇大菜街人。出生于江苏宜兴城内大人巷,1925年随父迁回祖籍山东。先后就读于济南华北三育小学、莒县县立第一小学,1932年高小毕业。同年,其父失业,其母去世,家庭经济拮据,克颖被迫中断学业,在家自修,后去一家私人医院当学徒。因不堪老板的虐待,于1936年冬愤然离院回家。是时,家庭生活日趋窘迫,为养家糊口,克颖于1937年春考入短期小学教员训练班,学习月余,被分配到庄疃小学任教。在失学、当学徒、当村小学教师的几年间,克颖备尝底层劳动人民生活之艰辛,加之在进步同学和进步书刊的薰陶下,萌生了革命思想,并参加了由中共地下工作者所发动的县立初中的学潮。 1938年2月,日军侵占莒城,克颖全家逃难乡下。他和进步同学一起,在东山积极寻求参加抗战的门路。5月,县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六十九军新六师政治部合办的干部训练班开办,克颖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被录取,并在学习期间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民先”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作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曾组织过抗日自卫队、青年救国会等群众组织。9月,经牛良佐(又名钮新农)、徐锦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被党组织派往中共苏鲁豫皖边区党校学习。12月,区党校结业后回到莒县动委会工作部任科长。 1939年4月,克颖奉调去江苏赣榆县朱爱周部作友军工作,初任该部一营三连上尉政训员,后调政训处作宣传工作。是年底,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形势日趋恶化,克颖被迫撤离朱部。 1940年3月,克颖奉令入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学习。10月,党校学习结业,留校任文书股长。1941年夏,中共山东分局党校改编为第七区党委党校,克颖任该校宣传干事、助教等职。 1941年1月,克颖由党校调往中共沂山地委宣传部工作,主办农村支部训练班。1945年5月,由地委宣传部调任中共临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龙山分区委书记。8月,升任县委委员、宣传部长。1947年9月,由临朐县委调任中共沂山地委青委副书记。1948年5月,由沂山地委调任中共益都县委委员兼城区分区委书记。1949年冬,升任县委副书记兼城区分区区委书记。 1950年6月,克颖奉令调任山东省工会办公室副主任。1952年4月,升任省工会党组委员兼办公室主任。1953年3月,任省工会秘书长。1954年,任省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等职。 1960年10月,克颖奉令调任中共山东省委工业办公室主任。1963年11月,改任省委副秘书长。1964年4月,调任省工交政治部副主任。1966年6月,改任省人委副秘书长。1967年2月,改任省革委生产指挥部办事组组长。1968年5月,去临邑县“五七”干校劳动。1969年10月,调任省革委生产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1977年,改任省革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党组副书记。1983年6月,被选为中共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委员。1992年2月24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