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池(1927.6~1995.12),莒县寨里河乡下麻峪子村人。出身贫寒。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在天津战役中负重伤,一腿被截,因之被评为二等残废军人。1950年复员回家,在村里带头办起互助组。1955年办起农业合作社,被公推为社长。1958年任村支部书记。 英池克服一条腿带来的诸多不便,带领群众改造山场150多亩,栽培果树1200多棵,年产果品1.5万公斤。为克服岭地缺水的困难,英池率领社员兴修水利,自1962~1964年,先后建起响水崖子、石门河和南沟3座水库,修渠道500多米,挖两个大水池,使全村1000多亩旱地变成水浇田。为保持水土,他又带领社员移河改道,开挖新河填旧河,扩大耕地面积100多亩。 “文化大革命”中,英池被罢官,且屡遭打击,但他仍坚持党的信念,保护集体财产,看管水利设施等。1978年恢复工作后,紧跟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除带领群众搞个体经济外,还为全村先后开办了油坊、绣花厂和面粉厂等,村民收入逐年增多,因之历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并多次出席县、市、省人大代表会。1992年,英池被省委、省府、省军区授予“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