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东1924年出生在莱芜县辛庄镇鲁城村一个农民家庭,15岁参加革命,1939年在“抗大”入党,18岁毕业后,党组织分配他到滨海军分区日照工作。他牢记党的教导,辞别亲人,远离家乡,怀着一身年青人的勇气,决心在消灭日寇中大显身手。在那日伪军穷凶极恶的年代,离开群众是寸步难行的,魏振东活跃在群众这个大海中,如鱼得水。他一般个头,身体有些瘦弱,但头脑灵活,行动敏捷,战斗中常常神出鬼没。 1944年3月26日(三月三日本樱花节),魏振东率涛雒区中队,在县公安局股长王明清配合下,保护“日本反战同盟”的宾田去涛雒据点喊话,瓦解日军。喊话不久,日伪军出动百余人清剿,形势万分危急。在紧急关头,他当机立断,命令其他指战员突围,与王二人作掩护。待他俩最后撤离时,王不幸光荣牺牲,他也负了重伤。 1944年麦季,区中队和区公所的人员仍旧棉衣在身,没有单衣替换。身为区中队长的魏振东十分着急,天天思谋着解决的办法。 一天,日伪军装布的货船因船尾坏了,停在东南营子口,他探听到这一消息十分高兴。他知道当时正赶上退潮,坏船是无法开走的。他对那里的情况十分熟悉,与群众的关系非常融洽,于是找到东南营子的伪村长,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大摆宴席,把船上的日伪军和船工请下船来。 一切照計而行,他带领通讯员偷偷摸到船上,见空无一人,摸了摸船上果然全是布,忙高兴地往外撑船。但因水浅怎么也撑不动,他忙下船发动了就近的群众下水推。船推到深水里了,他心里说不出有多欢喜。可船一遇激流便打起转转来,船尾坏了,怎么能正常行行?魏振东正着急,敌人发现了,开着枪追来了。形势非常危急,魏振东抬头一看,前面不远有两只渔船,忙朝天放了一枪,高喊道:“我是老魏,快来帮我拖船!” 两只渔船过来了,拖着货船 向根据地岚山驶去。就这样,从日伪手中弄来了一船布。 1944年夏末,武工队员刘焕探听到小长汪崖村大柳树下,有小股敌人问村里要吃喝,忙找到队长魏振东商量怎么行动,他眉头一皱,办法就有了。五六个人戴着破苇笠,扛着翻地瓜秧棍,当干活回家的老百姓,枪都别在腰里,直往大柳树那里走。 敌人问话也不回答,等靠近了,他们就一齐开枪。敌人慌忙逃命,一个敌人想从趴着的牛身上跳过去,牛受惊一站就被摔倒了,魏振东手疾眼快,一枪送了那傢伙的命。 这次小出击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交获了枪支弹药,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群众说:“共产党真了不起,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来了,打得敌人死的死,逃的逃。” …… 由于老魏意志坚强,战斗中机智勇敢,曾担任过武工队长、滨海军分区的侦察参谋,他带领武工队多次闯入敌人巢穴,威震日照城。敌人曾经悬赏十万元捉拿他,但都是枉费心机。日伪军无可奈何,叹息道:“宁打一营兵,不打魏振东”啊!1945年7月他被上级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解放战争中,魏振东仍同战友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一次战斗中不幸右腿负重伤,伤瘉后是二级伤残军人。复员后,在日照县涛雒五村落了户。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是成千上万个魏振东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和平建设的年代,是成千上万个魏振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他们的汗水为党旗增辉。他们的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