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荣主任医师。男,汉族, 1930年6月出生,山西沁县人, 1945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 年2月参军,1949年7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曾任临沂市人民医院 骨科主任医师。 主要业绩:1945年5月因家境贫寒,成绩优秀, 烈军属子第为条件考入沁县抗日民族革命两级小学 校高级部(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五年级)为公粮生,(兼 做部分校工勤务)在校学习期间多次得学习模范奖。 1947年2月为保卫延安集体报名参军。参军后,经 考试选拔入晋冀鲁豫军区太岳军区卫生学校军医班 第三期学习,1948年9月于卫校附属医院实习期满 毕业,分配到太岳军区警备团卫生队任医助。1949 年12月任山西省军区长治军分区后勤卫生科任医 助,1951年任山西军区司令部直属卫生所医助, 1952年调建筑工程第二师技术营卫生所医助(卫生 所负责人),之后调到建筑工程第二师后勤卫生科任 医疗预防科员,师医院医生等职务。1953年春建工 二师获学习模范奖,1953年9月辽东省宽甸青椅山 “9 - 15”场建任务中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5月至 1955年6月在中央卫生委托山东医学院举办的卫 生干部文化补习班补习文化。1955年7月经过全国 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录取入山东医学院医疗系(五年 制)本科,1960年9月毕业,被分配到沂蒙山老根据 地一临沂专区人民医院任外科医师。大学期间任过 学生党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在滕县血丝虫病防 治、大炼钢铁等多次运动中皆受过奖,大学学习期 间,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良(绝大多门课程皆为五 分,极少数四分)。1960年毕业来临沂后任外科医 师。文革期间受到冲击,被下放沂沭河洪水东调工 程工地医院外科任临时负责人,历时16年半之久, 拨乱反正后落实政策调回临沂市人民医院骨科任骨 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于1995年离 休,离休前任大外科副主任,骨科主任,山东省骨科 学会委员,临沂地区骨科学会主任委员。郝万荣同 志自幼参加革命工作,参军后即从事医学临床医疗 工作,迄今已60多年,现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仍然响 应党的号召,发挥余热,继续在医疗第~线,为中国 广大劳动人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而 奋斗。郝万荣同志,一贯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刻苦钻 研技术,为人正派,刚正不阿对病人服务态度良好, 视病人为亲人。联系群从,平易近人,大公无私,廉 洁奉公,医德高尚,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政治 本色和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郝万荣同志大学毕业 后即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工作中对技术刻苦钻研,精 益求精,有着较深厚的普外科的理论基础和手术技 能,手术范围广泛,在此基础上又钻研和转学骨科专 业,先后在青医附院(1973年)进修学习半年(一 期)。1974年至1975年3月又在卫生部办的天津医 院全国骨科医师进班第十六期进修学习毕业。1987 年已经57岁,仍然参加了中华骨科学会举办的全国 骨科新技术高级讲习班学习。此前曾反复多次到北 京、上海、天津等各大医院(如北京协和、积水潭、北 医大三院、解放军301医院、上海第六、第一、中山、 华山、天津医院等)多次参观学习。颇有收获。郝万 荣同志为临沂市医院骨科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对临 沂全市的骨科事业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刻苦钻 研技术,开展手术,有许多手术的开展是从他做第一 例开始的。如1967年11月16日做前臂尺动脉断 裂吻合成功是戚式良主任和他两人做的。胸椎结核 经胸病灶清除、手指肌腱断裂游离肌腱移植术,胫腓 骨陈1日性骨折、骨不连接植骨成功愈合,股骨颈骨折 经牵引复位闭合打三翼钉、婴儿瘫后遗症一系列的 肌腱移位代替手术、如代骨四头肌手术,胫前肌后 移,胫后肌前移等手术。第一例都是由他开展做的, 有一些手术是他在被下放到郯城县李庄镇东调医院 完成的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更是他做的病例最 多最好的,小儿骨科的股骨头坏死滑膜次全切除是 他被临沂县医院(现兰山医院)请回来,该院完成的。早年参加革命,1948年1月参加晋冀鲁豫太岳军区卫生学校军医班第三期。完整履历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