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涛同志简介:

刘波涛(1915-1947),原名桂林,曾用名汝赋,男,中共党员, 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蟒川乡娘庙村人。 幼年勤奋好学。1935年,在省立临汝中学就读时,结识共产党员 张友奇,在其教育影响下,阅读进步书刊,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并参 加党组织发动和领导的反对贪官污吏、抵制日货、抗日救亡等爱国学 生运动。 1936年7月,刘波涛中学毕业,任蟒川乡联保主任。因办事耿直, 触犯土豪劣绅利益,被罗织罪名投入监狱,后托人取保获释。不久,“七 七”事变发生,日军进犯,国土沦丧,人民遭殃。他深感国民党政府 腐败无能,决心寻求救国救民之路。1938年6月,经中共党员王象乾、 韩润甫推荐,与胡克慎、王力民等6位同学串联相约,毅然离家赴西 安投奔革命。几经辗转找到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被介绍到抗日军政 大学三支队学习。同年9月,刘波涛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在抗大学习期间,他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劳动模范。1939年夏, 刘波涛随抗大二分校向晋察冀边区根据地一一河北省阜平县转移。在 长途急行军中,他担任收容队队长兼伙食委员,一路上,常常替别人 扛枪、背背包;宿营时,忙于办伙食,还把亲自做成的饭菜端到伤病 员面前;遇有空袭或战斗,更是不顾个人安危,做好掩护和救护工作。 到达目的地后,获支队嘉奖并被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1940年至1944年,刘波涛先后任晋察冀边区第一专区抗日联合会 副主任、晋察冀边区农民协会干事,参加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的大生产运动。1944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从晋察冀边区抽调刘波涛 等一批河南籍干部南下,组建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开辟豫西抗日根据 地。他抵达临汝大峪店,随即被分配到家乡蟒川做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当时敌顽如麻,形势险恶,在当地党组织支持下,他白天隐蔽,夜晚 访贫问苦,发动群众,不久就打开了局面。他还带领郭光道等人,在 摸清敌情的基础上,精心绘制了焦古山、蟒川、滕店一带以及通往南 山的地形、地势和敌军兵力分布详图,为后来皮定均纵队解放背孜街, 开辟新根据地提供了重要依据。1945年5月后,刘波涛随河南军区司 令员王树声驰骋在豫西山区鲁山、汝阳一带,扩大革命根据地,抗击 日军西侵。他曾以共产党员的公开身份,先后三次到拥有800多条枪 的河南第五保安旅旅长焦道生和滕店地主武装头目郭宣卿家里,动员 他们一致抗日。经过刘波涛说服教育,焦、郭二人不仅不骚扰抗日根 据地,而且允许中共抗日人员在焦家聚会、住宿,几次为八路军人员 的行动提供方便。不久,临汝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汝河以南建立,孔祥 祯任县长,刘波涛任副县长,县政府就设在刘波涛家里。10月,刘波 涛又随部队继续南下,并留在桐柏山区工作一段时间。1946年6月, 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刘波涛在突围时与部队 失去联系。后来,他与战友张延林、杨春长3人昼伏夜行,历尽千辛 万苦,终于在年底回到晋冀鲁豫中央局所在地冶陶。 1947年1月,刘波涛奉命再次南下,并受中共豫皖苏边区二地委 派遣,到郸城开辟新区。当时的郸城处于鹿邑、淮阳、沈丘三县结合 部,属“三不管’’地区,土匪、地主武装猖獗,国民党“新五军’’和 交警二总队穿梭活动,形势十分严峻。刘波涛等人不畏艰险,深入发 动群众,壮大武装力量,于2月初建立了沈鹿淮县(界首县前身),吴 忠培任沈鹿淮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刘波涛任中共沈鹿淮县委书记兼 县人民武装大队政委,下辖郸城、巴集、秋渠3个区级政权。3月3日 (农历二月初十),刘波涛带领县人民武装大队两个班,住在郸城西南 罗楼村开展群众工作,为土地改革作准备。由于反动地主告密,地主 武装配合国民党鹿邑县自卫团300余人,于4日凌晨包围了该村。刘 波涛面对10倍于己的敌人,镇定自若,迅速处理随带文件,组织力量 突围。因天将破晓,他断然决定:由大队副胡立克带队突围,自己和 两名战士负责阻击掩护。他说:“能多保留一人一枪,也是对革命的贡 献。”于是,他数次主动出击,故意暴露目标,将敌人火力引向自己, 终于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在村西路口。时年32岁。 当地群众含泪掩埋了烈士遗体。10天后,沈鹿淮县民主政府主持 召开追悼大会,并备棺重葬。郸城县建立后,将刘波涛遗骨移葬于县 烈士陵园。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柴进

我是刘波涛的晚辈

入驻晚辈
  • 柴进
    柴进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