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新生同志简介:

1932年10月,我出生于山东乳山县杨家村。当时全家18口人,仅靠三亩薄地维持,日子过得很艰难。每逢收成不好或青黄不接之时,全家只能靠瓜蔬野菜充饥。 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我大哥和大姐先后参加了八路军。1943年我刚十二岁时,一天夜里,奶奶和父亲领进来一位八路军的伤病员,是党组织安排住进我家的。当时家里穷,奶奶把鸡蛋全给了伤病员补养身体。这位伤病员在我家期间,经常给我们讲革命的道理,当身体刚刚有所好转时,就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9年3月,我报名参军被批准。开始时给区长当警卫员,身上背着匣子枪很是威风。1950年,我奉调在一供销社干会计,从此就与这项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951年,我调到青岛运输公司学开车,次年又调到山东省交通厅干部训练班学习成本会计工作,毕业后就分配到济南汽车运输公司。1960年,因自己表现较好,工作负责,我光荣入了党。 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我作为山东省进驻青岛的四清工作代表团的成员,在青岛市运输公司开展工作。在青岛的工作结束后,又先后在黄河航运局和济南市京剧团搞四清工作。1967年8月份,我回到公司,并在汽车四队任成本会计。 在成本会计这个岗位上,我自始至终严格执行国家和企业的有关法律制度和政策,按时完成成本计划的编制工作,及时准确分析出了成本高低的原因在哪里,并向车队领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我刚到四队时,发现由于受动乱的影响,财务组业务混乱,原始记录和基础资料数据差误多,项目填写不全,台帐报表登记也不合规定。针对这些问题,我除严格要求自己外,还组织全组同志严格按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干,要求全体同志准确及时、一丝不苟。 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对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很重视的。我定期向领导写出成本核算分析报告,使领导心中有数,避免了瞎忙活、瞎指挥。我在拟写分析报告之前,对车队经济活动的分析,力求做到全面、细致,如爱车例保是否按制度进行,车辆各级的保养的问隔里程是否有拖延现象,路单填写是否真实,车辆运用效率如何,等等。通过这些努力,给车队领导的指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强了车队的基础管理,降低了各类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车队是汽车运输企业的基础,各项基础数据不准确,就无法使车队领导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为此,我十分注重经济分析,平时十分留意和搜集相关资料,定期写出分析报告,如过去在按车队计算节约燃料的掩盖下,到底还有多少个别车辆浪费。通过对领料单进行审查和折算,从中发现不合理的消耗和浪费,运用统计分析和成本分析的计算方法,寻找出解决办法。我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条件下,谁会算帐,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丛新生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