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922年出生在沂水县(现沂南县)上高湖村刘姓的一个大家族中。刘敏五世祖曾作过大名府知府,这一辈靠开染坊维持全家生计。家族虽已不兴旺,但家庭房宅、生活水平比一般老百姓还强些,族人中不乏知书识礼之人。那时,刘敏的叔伯大爷刘心甫就是当地知名的开明士绅。他生活在清朝末年,很早就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民国建立后,刘心甫在家乡宣传三民主义,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后来与沂水县共产党地下领导人邵德孚关系密切,受邵的影响,思想更进步,反帝反封建思想坚决。1929年,刘心甫在家乡上高湖村带领群众扒村庙建学堂,并亲自担任上高湖学堂的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党的秘密组织在高湖乡展开广泛的抗战活动,宣传党的统一战线主张,发动群众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刘敏作为村的妇救会长,自然成了党的骨干力量。这时刘敏已经不上学了,几乎成了专职妇救会干部。根据救国总会的部署,刘心甫领着刘敏等人在村里、集市张贴标语,举行演讲大会,教唱抗日歌曲。当时最响亮的宣传口号就是:国共两党合作民族兴旺,国共两党分裂中国灭亡。村里的姐妹们踊跃参加革命活动。刘敏不但在本村本乡宣传抗日,还到十多里外的村子作宣传发动。演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教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深受老百姓欢迎。 1937年底,八路军115师从陕北来到这里,刘敏的大哥刘曰恒立即报名参了军。大哥当兵,刘敏非常羡慕,在党组织领导下,在周围村庄宣传举国抗日的新形势,号召群众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要求妇女们冲破封建势力的束缚,积极投身到抗日洪流中去。 由于刘敏工作泼辣、积极,1939年被组织吸收为共产党员。从此便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投入到家乡的抗战工作中。1940年1月到南沂蒙县委党训班学习三个月,毕业后,留在了县委工作队工作。 1940年,组织上送到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学习,抗大毕业后回到鲁南军区边联县,任高里区妇救会长。1945年10月随山东部队进军东北,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