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遵厚(1933.7-1997.9) 沂南县铜井镇曹家泉村人,出生于中农家庭。1949年2月参加革命。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 1949年2月,年仅16岁的于遵厚冲破家庭阻力,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2月至1951年9月先后任沂水县大队一营一连通讯员和铁二师桥二团参谋处通讯员。1951年10月至1954年7月任铁二师桥二团一营通讯班长。1954年8月至1956年8月在解放军第九十一速成中学学习。1956年9月至1967年3月先后任铁二师侦察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部直工科助理员、政治部组织科干事。1967年4月至1970年9月先后任铁道兵二师九团一营政治教导员、七团二营政治教导员。1970年10月至1979年12月 先后任铁道兵二师医院副政委、政委。1980年2月至1981年9月任莒南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9月至1984年2月任莒南县政府副县长、政府党组副书记。1980年12月至1984年9月为中共莒南县委委员。1984年3月至1993年8月任莒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副书记。1993年8月离休。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战争。在极其困难与危险的情况下,冒着敌机的疯狂轰炸,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不畏艰险,出生入死修筑和抢修铁路,保证了前线作战物资的需要。他所在部队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及志愿军司令部的通令嘉奖。他本人也屡立战功,多次荣获上级颁发各类奖章和记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 在铁道兵部队工作期间,他长期转战南北,不畏环境恶劣,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先后参加了成昆铁路、宝成铁路、襄渝铁路等多条祖国重要铁路干线的建设,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在从事部队政治工作期间,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处事公道,成效显著。 1979年12月,他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沂蒙山区老家,参加家乡的建设。在担任县政府副县长期间,不辞劳苦,经常深入乡镇及村落,调查研究,走访农民和干部,了解和解决农民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他深入工厂及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动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特别是在兖石铁路莒南段的建设中,他积极宣传铁路建设在沂蒙老区脱贫及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部队及乡镇,发挥自身优势,协调铁道兵筑路部队与地方关系,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修路任务。在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他积极参与关系全县重大事项的讨论和研究,及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又切实可行 的建议和意见,体察民情,反映民意,为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于遵厚始终保持着战争年代那种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把自己置于人民公仆的地位,以毕生的精力为党辛勤忘我地工作。1997年9月23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