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柱大店镇四角岭村人。1930年10月1日(古历)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7年至1942年先后在本村和小古庄村上国民小学和抗日小学。1943年至1946年任村儿童团长和儿童合作社的社长。其间还兼任本村儿童团、识字班和夜校的教师,使该村在1944年7月莒南县英模大会上,被评为“学习模范村”。他本人还积极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送情报,并多次率团去驻蝙山的八路军医院慰问伤员,因而荣获了“模范儿童团长”的称号。194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村党支部委员兼团支部书记。1949年10月至1954年12月先后任大店区官庄乡团总支书记、乡公所文书。其间(1951年)在导沭工程工作中,因材料供应及时、且增收节支,受到导沭工 程指挥部记大功奖励一次。1955年1月至1957年10月任官庄乡党总支书记。 1957年10月至1965年先后任大店区委监察委员、副书记,第一书记。任职期间,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同党委政府一班人一起带领群众治山治水,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成绩。在1963年至1965年的3年间,对4万多亩旱田进行了“稻改”,大面积的提高了粮食产量,基本上解决了大店西部群众的吃饭问题。对东部重点兴修水利。1964年冬至1965年春,组织了3000多名民工修建了颇有影响的蓄水300多万立方的仕沟水库,大大改善了东部的水浇条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孙家柱受冲击,挨批判,被夺权,直至1969年12月才站起来任大店公社核心领导小组的组长。 1971年11月至1978年3月任许口公社党委书记。在1974年8月份几十年一遇的大水灾中,他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靠前指挥,严密组织了沿河万余群众大转移。虽然房屋倒塌了上千间,但人畜却无一伤亡。灾后组织修建了防洪大堤20余华里,建沿河堤灌站十余座,扩大沿河水浇面积近二万亩。随后几年在西部丘陵地区组织了浩大的长虹岭工程会战,挖大井20多个,修建岭下隧道井数千米,修建高标准梯田数万亩。既改善了生产条件,又提高了抗灾能力。另外,他还冲破当时的局限性,积极兴办乡镇企业,先后办起了水泥厂、石灰厂、榨油厂、汽运队、建筑公司等,由于当时是卖方市场,经济效益好,在全县起到了相当大的轰动效应,对全县乡镇企业的兴办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1978年3月至1984年先后任莒南县工交办主任、县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经委主任、县第一届政协主席。分管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委和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靠 新上项目扩大外延,靠技术改造增加内涵,重点改造和装备了几个老企业,新上了一批具有活力的新项目。增强了工业实力,加大了发展后劲。另一方面抓了乡镇企业,组建了各乡镇抓工业的组织机构,还亲自参与组建了几个像大店砂轮厂、岭泉炸药厂等有影响的大的企业,使莒南县乡镇企业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为其成为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奠定了基础。1990年孙家柱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还经常被邀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