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世永 相邸镇郑家相邸村人。1924年9月出生于贫农家庭。1946年2月参加革命。194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9月至1946年2月任郑家相邸村党支部书记。1946年3月至1947年9月任相邸乡党支部书记。1947年10月至1950年11月任第八区(桑庄区)区委宣传员、指导员(区委书记)。1950年12月至1951年11月任莒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51年12月至1952年2月,由组织推荐去华东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于1952年3月调任上海国棉十三厂党委组织部副部长。1956年12月至1959年1月任上海大利丝厂党总支书记。1959年2月至1960年5月任上海国棉十三厂党委副书记。1960年6月至1966年12月任上海第六丝织厂党委书记。 1967年1月至1969年10月,受极左路线的影响,靠边劳动。 1969年11月至1970年5月,调上海市丝绸工业公司工作,先后任上海市丝绸工业公司党委副书记、上海市丝绸工业公司经理、上海市丝绸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郑世永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刻苦钻研业务,从而掌握了行业印染、丝织、绢纺、机械等业务,使自己从一个“外行领导变成为内行领导”。从1978年开始,他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设备,进行补偿贸易,对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出口创汇起了积极的作用。到1981年,整个丝绸行业产值突破3亿元,总产量1.23亿米,创汇1.22亿美元,利润1.13亿元,产品质量是1965年以来最高水平,成品绸一等品率达96.44%,出口绸缎交货量占全国首位。 1983年12月,郑世永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担任上海市丝绸公司老干部工作委员会主任,从主持公司党委工作转为给公司现职领导当参谋,但他仍十分关心行业的发展,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公司分忧解难。他常说:“我人虽离休了,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不能离,我要在有生之年多为党做点工作。”深受行业干部群众的好评。 郑世永于1985年、1987年、198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上海市纺织局离休干部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上海市外经贸委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获“上海市老有所为精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