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佑同志简介:

刘如佑( 1883~1937) 字筱田,安驾庄镇安驾庄村人。出身诗书世家,一生勤奋好学,才华出众,1902年考中秀才,后自费到济南考入中医学堂,成为全国四大名医之一杨砚农教习的得意门生。他一面学习,一面到山东中西总医院实习。毕业后,到山东中西总医院从医,并参加了山东红十字会的创办工作,任中医官兼书记官。此间,他先后带队到胶东蓬莱、黄县、掖县和鲁中南兖州、滕县、枣庄等地,发展会员,建立基层红十字会组织,扩大医疗队,为战地救死扶伤服务。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冯玉祥的西北军,响应北伐革命,在冀鲁组建新建左军支援,刘如佑随军前往。到达甘肃陇县后,建立甘肃边防司令部,刘如佑被任命为参谋长兼医官。不久,与北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师汇合,甘肃边防司令部撤销,刘如佑任甘肃陇南镇守使署参谋官,后任骑兵旅医官、陇南镇守使、天水县政府秘书、军粮总局局长等职。为北伐战争做出了贡献。1929年,其父病危,返回故里,先后到泰安宏吉堂、济南天德生药店继续行医。 1935年刘如佑初推荐到平津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七师师部中校书记官。1937年“七·七”事变后,三十七师110旅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同年10月2日,刘如佑随军参加良民庄战斗,在日军飞机轰炸时,光荣牺牲,终年54岁。当时被良民庄群众收殓埋葬。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迁葬于安驾庄刘家祖林。195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刘如佑为革命烈士。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Volunteer

我是刘如佑的晚辈

入驻晚辈
  • Volunteer
    Volunteer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