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盛铭( 1888^\'1952) 字鼎忱,号百拙,桃园镇龙阳村人。郝盛铭求学期间,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和启蒙,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孔子庙小学(时为肥城县第二高小)教习,肥城城皇庙简易师范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弃教回家,参加抗日斗争。 1938年6月,肥城县委成立后,郝盛铭被县委书记徐麒村聘为秘书。 1941年何,泰西形势恶化,抗日斗争进入艰苦的岁月。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干部转移至黄河西。郝盛铭因年高体弱,留下来坚持对敌斗争。 郝盛铭自参加革命工作后,坚信党的革命事业必定胜利,在所从事的革命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在人民群众中广为宣传我们党的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同时动员群众为支持抗日战争的胜利,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力出力,积极动员青年加入抗日阵营。他把生死置之度外,走向街头,刷写革命口号,串乡进户宣传“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革命道理。在他的宣传教育发动下,东至尚里,西至屯头,乃至全县青年男女,先后数以百计的爱国志士,积极投入抗日救国的各项工作中去,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1949年全国解放后,郝盛铭隐功居家,仍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无私无畏的精神和品德,积极投入医治战争创伤和发展生产的新战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积极投入抗美援朝的“爱国捐献”活动,郝盛铭晚年唇家,保持革命的晚节,众乡亲有口皆碑,广博人们之称誉, 1952年4月郝盛铭因病去世,时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