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长友( 1893~1968) 马家埠乡陈家埠村人,回族,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 青年时代,曾闯关东当佣工为生。“九·一八”事变后,因不堪忍受日本人的凌辱,含愤返乡,买了头骡子贩粮度日。1937年底,参加本村进步青年米英俊组织的“故事会”,进行抗日宣传。1938年春, “故事会”发展成为抗日游击小组。当时,游击组里只有大刀、长矛、土枪和土炮,无法和敌人作战。樊长友打算卖掉骡子为游击队买枪,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米英俊,米英俊深沉地说: “骡子是你家唯一的家财,卖掉骡子,一家人如何生活?\"樊长友坚定地说: “没有国就没有家,不打垮日本鬼子,哪能有安静的日子过。”他又说服家人,毅然卖掉骡子,买了两支枪献给游击小组。在其带动下,米英俊的爷爷米琏先生,也用800斤麦子,从济南买了1支驳壳枪献给游击小组。同年夏,游击队在边院镇西的杨家林伏击敌人,取得了胜利。樊长友又动员弟弟樊长勇、儿子樊瑞太参加了抗日游击小组,并在自己家里安设了简易修械所,为游击小组和八路军东进支队维修了很多枪支,被称为“樊家兵工厂”。 之后,抗日游击小组由30多人发展到100余人,编为泰肥独立团“回民连”,樊长友随回民连转战南北。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樊长友因年事已高,转业回乡。先后任本村村长,党支部书记01968年12月病逝,终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