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光生同志简介:

吕光生老人家住开发区里则街道西周村,他于1951 年2 月随中央直属铁道部队入朝。作为第2 师7 团2 营7 连的通信兵,他主要负责铁路沿线电话抢修工作。 冒着敌机轰炸,抢修大断桥 吕光生在接到入朝命令之前在广西待了半年多,1951 年2 月份接到命令后,从广西坐火车走了7 天8 夜跟随部队进入朝鲜。26 27 入朝后第一年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鸭绿江边到平壤这一段铁路的抢修、维护工作,他说:“印象中最深的是抢修鸭绿江大断桥。” 鸭绿江大桥作为我军入朝的必经之路一直是敌军重点打击、破坏的军事要塞,美军为了阻止志愿军入朝,先后派遣200 多架轰炸机对大桥不分昼夜的轮番轰炸,严重阻碍了行军速度。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央迅速做出反应,下达了“一个月重建鸭绿江大断桥”的命令。由于这里是重要的交通咽喉,桥面铺好后敌机又飞临上空投弹,炸得桥板翻飞,部队在没有空军和对空火力掩护的情况下,只能随炸随修。修桥的材料是从国内运送来的,有石料、木头等等,运料的船只无法靠岸,只能用人力在水里来回的搬运。吕光生说:“当时气候条件差,温度低, 江面上还漂浮着薄冰,我们在冰冷的江水中一泡就将近一个月, 现在想起当时那种冰凉刺骨如刀割的感觉就心有余悸。”“因为在冰冷的水里泡的时间太长,落下了病根,得了关节炎,现在两腿需要长年护着。但是大桥修好了,为我军入朝提供了便利, 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吕光生笑着说。大桥修通后,志愿军浩浩荡荡入朝,为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取得了先机。 冒着低温严寒,抢修电话线 入朝第二年,吕光生被调整到电话班,一个班9 个人,主要负责铁路沿线电话线路的架线、抢修和维护工作。抢修电话线是一项很危险的任务,吕光生说起了一次惊险的执行任务的经历,他说:“有一次我们三个人去查线路,遇到敌机轰炸和扫射,我们只好躲在一个山沟里,炸起来的土、雪都把我们埋起来了,整整轰炸了半个多小时。”“电话线路故障原因很多, 飞机轰炸、大雪压断、特务破坏等,因此故障的排查需要长时间的沿线搜索。”他说。“还有一次执行任务,那是一个大雪天, 雪下了整整有一尺多厚,踩一脚没过膝盖。我和一名战友徒步30 多里地,走了一天一夜,翻过了一座山,到第二天早上才找到故障点。我们两个一天一夜没吃没喝,冒着大风雪排查故障点, 那时候浑身上下都冻透了,已经冻得四肢麻木,上下牙床都被冻僵了。外面穿的棉衣被汗水湿透冻住了,脱下来都能立在地面上。因这次抢修任务艰巨,排查故障及时,部队给我和战友都记了三等功。”他骄傲地说。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吕光生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