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斌同志简介:

家住开发区杜店办事处钟楼孙村的孙玉斌老人今年81 岁了, 1950 年11 月,21 岁的孙玉斌随志愿军27 军79 师247 团炮营开赴朝鲜战场,作为一名通信兵,他参加过第二到第五次战役, 回忆起60 年前参加过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老人的心情十分激动,说话声音不觉也提高了很多。 “进入朝鲜没30 里地,就和敌人交上火了” 当时孙玉斌所在的部队在上海待命,据说是准备去解放台湾,但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登陆,部队就原地待命,整天学习国际形势,“没多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登陆了,还宣称鸭绿江不是中朝边界,上级就下达了抗美援朝的命令,部队从上海到达泰安,在泰安待了30 多天后就坐上了去安东的火车,一到朝鲜边境,就看到敌机不停地轰炸新义州大铁桥,阻挠志愿军入朝,于是我们就绕道从临江进去了。”孙玉斌说,“你说当时美军离咱中国有多近吧, 我们入朝还没30 里地,当天晚上就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打上了, 地点就在黄草岭。” “眼看着敌人逃跑,但就是追不上他们的机械化部队” 第二次战役中,27 军和敌人的战斗打得很激烈,咱们志愿军的部队伤亡很大,最终敌人撤出了战场,孙玉斌笑着说:“当时我们把敌人打垮了,他们就往南跑,但咱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咱们是用两条腿跑,人家都是机械化部队,战士都开着汽车, 咱们想截也没法截呀。加上当时气温在零下40 度以下,大部分战士都被冻伤不能参加战斗了。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部队依然一直向南追击,把敌人撵到三八线,在那里进行的第五次战 役。” “第二次战役中,我曾缴获过美军的叉子留作纪念” “在第二次战役中,我们缴获了不少敌人的物资,有武器、服装和食品。当时部队有规定,缴获的手表钢笔都必须交工, 类似餐具的小物件可以个人留着,当时我就缴获了不锈钢的勺子和叉子各一把,但是美国人的勺子太大,用着不习惯,没多久就给丢了,唯独将这把叉子保存到现在留作纪念了。”孙玉斌拿出那件战利品给我们展示,乐呵呵地说,“后来我们村有个闺女在青岛上大学,我让她看了看上面刻着的英文,她说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餐具,我当时听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朝鲜送信容易出危险,都是两个人一起行动” 在朝鲜特别容易遇到的危险,他说;“冬天一个人在朝鲜送信是很危险的,在我们活动的元山一带,经常有通信员遇到敌特的袭击,被杀害和俘虏的不少。一个人出去还容易掉进雪洞里,必须两个人一起,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孙玉斌说起了他一次负伤的经历,“在第五次战役中,部队撤回北部,当时几乎断粮了,靠着吃野菜充饥。有一天雾特别大,部队刚撤回到三八线以北,一过江天立刻放晴了,16 架敌机突然来袭,敌人疯狂地投炸弹,我赶紧藏到一块大石头下面,刚趴下没几秒钟,一颗炸弹就在我跟前两三米的地方爆炸, 弹片插进我的右腿,当时就血流不止。连长让我去医疗队报道, 我坚决说‘不!’,自己简单包扎了一下,就又跟着部队跑了20 多里地。那时候年轻啊,带着腿伤淌了两次江也没事。”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孙玉斌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