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堂同志简介:

滨州外运公司的韩文堂老人,虽然已经85 岁了,但是耳不聋、眼不花,看上去精神矍铄,非常的硬朗。听说我们是来采访他的,老人显得有些兴奋。 “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又成了一名新兵” 老人回忆说:“我1946 年农历正月二十六参加革命工作, 就在渤海军区的子弹厂(现蒲台城)工作,在滨县制造过无烟弹药,在滨县城隍庙制造甘油炸药,在沾化的明家和大牟家兵工厂制造黄色炸药。这个时候正是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前线急需炸药,由于浓硝酸产量低严重制约炸药的生产量,我搞了个技术革新,使的浓硝酸的生产成倍增长,这样就保证了炸药生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为此我还立了二等功。我是1947 年5 月13 日入的党,1948 年部队就提拔我当了技术监察员(排级干部),提干后就调到了华东工矿部也就是现在的博山制酸厂”,老人颇为得意的说。后来,为了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建设强大的中国空军、海军,韩文堂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忱和对飞机、军舰的憧憬,离开了兵工厂,放弃了优厚干部待遇奔赴新的战斗岗位,成了一名新兵。1951 年1 月10 日,韩文堂离开博山,到了青岛热河参加兵营集训,参加了海军之后到了河北顺义县做了短暂停留,接着去了辽宁省葫芦岛学习汽车驾驶技术,成为海军后勤部第一期驾驶学校一名学员,经过不到一年的学习,毕业分到青岛海军 “我们的任务就是向朝鲜境内运输建筑物资” 以安东浪头海军基地为中转支援朝鲜境内军港建设所需物资运输,充实青岛快艇31 大队的驾驶员和车辆,韩文堂和他的5 个战友坐上了北上的列车。韩文堂说:“1953 年2 月份,那时候天还挺冷,我和张树茂、李武达、黄崇仁等他们五个人一起, 从青岛坐卧铺车直达北京,在海军总部招待所做了短暂休整又到了通县坐上火车,同时运上火车的还有9 部前苏制嘎斯51 载货卡车和3 辆捷克摩托车,这次的行动是秘密进行的,火车行驶到辽宁本溪,部队领导才和我们说是去支援安东浪头基地建设,进行海上备战,同时还让我们把胸章、领章摘掉,不要暴露身份, 此时大家才明白我们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了肩负着光荣的使命。”老人接着说:“我去的时候是浪头基地后勤部汽车队的驾驶员,但是去了以后部队领导看我有点文化又是党员就改任文书兼油料保管员。” 韩文堂他们的任务就是配合青岛快艇31 大队完善建设六道沟浪头快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码头和停放舰艇的隧道山洞。具体任务就是向朝鲜境内运输水泥、沙石料等建设物质和原材料。“在六道沟基地,驻扎了警卫连的2 个排和汽车队总共不到100 人,主力是青岛基地鱼雷快艇31 大队,也有像我们这样从各地来补充的人员”老人说,“那时候年轻啊,什么死啊活啊的,全然不顾抛在脑后” 从安东浪头基地经鸭绿江大桥向朝鲜境内运输建筑用料, 虽说不到六十公里的路程但途中炸弹坑到处都是,行车途中充满了困难和危险,老人介绍说:“我们经常要从安东往鸭绿江边上和朝鲜境内运送水泥、石头,白天不敢运,要躲避美军飞机的轰炸,晚上运输的时候不能开灯,都是摸着黑靠着微弱的月光前行, 安东往鸭绿江的路被飞机炸的一个坑、一个坑的,非常难走,天黑看不清路,就让战友站在车门外面的踏板上,一边指挥一边前进,还要时刻防备着飞机的夜间空袭。”“那时候,飞机天天轰炸,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有一次,我的战友李武达执行运输任务时遇上了敌机轰炸,回来的时候卡车的车厢被炸掉了一半, 幸好人没有受伤。还有一回我在六道沟基地那里洗衣服,听见飞机来了,还没等反应过来呢,我的一个战友就被敌机扫射子弹击中被紧急送往后方医院救治。看似后方,也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1953 年7 月27 日,朝韩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在停战之前半个月敌人还在拼命轰炸,老人说:“我还记得1953 年7 月10 日、11 日那两天,敌人做垂死挣扎发动了疯狂的反扑, 敌机不停地狂轰烂炸,整个天空都打红了。” “流产了的海军作战秘密计划” 说起浪头基地和朝鲜境内港口建设的情况,老人说:“这是一个秘密计划,后来才知道这是精心组织的一次战役,通过六道 韩文堂142 143 沟把朝鲜境内军港建设所需物资源源不断运送到指定地点,待军港完善后我舰艇部队进驻朝鲜,把军舰部署好以后,配合陆上部队把美军和南朝鲜军从陆路赶到海里,我海上作战部队伺机一举歼灭敌人于海上。朝鲜港口基地快建好了的时候,金日成和彭德怀元帅精心研究和布置的战役作战计划,被金日成核心集团三号人物李承华(李承烨)把这个计划泄露给了南朝鲜李承晚,我们的海军作战计划就这样被扼杀了,最后金日成把以李承华(李承烨)为首的叛徒集团总共十个人都枪毙了”。根据老人描述,我们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朝鲜战史中这样的资料“李承华(李承烨) 原属于南朝鲜共产党火曜会,是逃亡到北朝鲜去的,很熟悉南朝鲜的情况。他曾被朝鲜共和国政府任命为汉城市临时委员会委员长。但是,1953 年同朴宪永一起,被定为间谍、叛乱颠复罪, 并同其他一些干部一起被清洗。” 韩文堂老人在浪头基地主要负责文书工作和油料保管同时也经常往来于安东与朝鲜之间,到了晚上还要轮流执勤放哨:“那时候,所有的车辆都停在山洞里,我经常负责晚上执勤放哨,近30 多辆车,就我一个人看着,也得防着特务,也得防着敌人空中袭击,也是很紧张啊” 1953 年10 月,韩文堂回国回到海军青岛基地后,由于在安东浪头基地期间节省油料和看管车辆有功,部队给他记了三等功,后来跟着部队几经辗转证书都已经遗失了。韩文堂老人为我们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海军初期支援抗美援朝战争部分。因为人民海军在初建阶段,不具备成建制、成规模的条件,一直没有入朝参战,随着战局的发展和需要,人民海军也支援了前线的作战计划,从一定意义上也起到了震慑敌人的作用,韩文堂老人就是见证者。(在本书书稿整理过程中采访)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开国群英

我是韩文堂的晚辈

入驻晚辈
  • 开国群英
    开国群英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